xuēsāoyǎng

隔靴搔痒



词语解释

隔靴搔痒[ gé xuē sāo yǎng ]

⒈  隔着一层皮靴欲搔其痒,不起作用,比喻不贴切,没有抓住关键。

诗不着题,如隔靴搔痒。——《诗话总规》
我建议今天暂时休会,因为当时在场的人今天都不在,让我这个了解情况不多的人来谈这件事,未免有些隔靴搔痒。

useless attempt as scratching an itch from outside one's boots;

⒉  也作“隔靴抓痒”、“隔靴爬痒”

引证解释

⒈  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害。亦比喻做事不切实际,徒劳无功。

《五灯会元·保福展禅师法嗣·康山契稳禅师》:“﹝ 康山 契稳禪师 ﹞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十:“柳惠光 觉得 江菊霞 和 唐仲笙 唱的都是高调,对私营中小商业的情况并不了然,讲的净是些隔靴搔痒的话。”
亦省作“隔搔”。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四:“嘆世人批书,非啽囈,则隔搔。”

国语辞典

隔靴搔痒[ gé xuē sāo yǎng ]

⒈  隔著马靴搔痒处。比喻不切实际。宋·严羽也作「隔靴抓痒」。

《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

分字解释


※ "隔靴搔痒"的意思解释、隔靴搔痒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隔靴搔痒的造句

  • 这位来宾尽说些大话、空话、假话,完全是隔靴搔痒,他的话解决不了学校存在的任何问题。
  • 这是一篇隔靴搔痒的评论文章。
  • 我虽然听你说过巴黎的一切,但因尚未亲自前去体会,总觉隔靴搔痒,甚不过癮。
  • 外行人学说内行话,总觉隔靴搔痒
  • 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如隔靴搔痒,根本没切中要害。
  • 但这只是隔靴搔痒而已,因为阴谋论都是自动生成的。
  • 你这几句话有啥用呢?对整个局面来说只是隔靴搔痒,无关大体。
  • 他提的意见虽多,却都是隔靴搔痒,无法切中要点。
  • 对贪污腐败的现象,只是口头批评,无异于隔靴搔痒,只有施以严刑峻法,才能解决问题。
  • 这算什么论文?论证不充分,而且有点隔靴搔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