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于胡底


拼音yī yú hú dǐ
注音一 ㄩˊ ㄏㄨˊ ㄉ一ˇ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伊于胡底[ yī yú hú dǐ ]

⒈  要到什么地步才算完(含不堪设想意,语出《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将来为祸天下后世,正不知伊于胡底呢?——《痛史》

where will it all end;

引证解释

⒈  见“伊于胡底”。亦作“伊於胡底”。谓不知将弄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诗·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郑玄 笺:“于,往;底,至也。”
高亨 注:“伊,推……底,物的下部,此指最后境地。此句言:将弄到什么地步?”
《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近科的文章本也华靡过甚,我们既奉命来此,若不趁此着实洗伐一番,伊於胡底?诸公把这话奉为準绳罢。”
清 林则徐 《参劾因循不振之镇将沉镇邦等分别降勒休摺》:“沉镇邦 一味因循,含糊饰禀,若不严参示儆,是 南澳 一带,前船虽已押回缴土,而后船又復踵至售私,藏垢纳污,伊於胡底。”

国语辞典

伊于胡底[ yī yú hú dǐ ]

⒈  伊,助词无义。于,往。胡,何。底,止。伊于胡底意谓不知将落到什么地步为止。比喻后果不堪设想。

《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如何了局

分字解释


※ "伊于胡底"的意思解释、伊于胡底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伊于胡底的造句

  • 这场纠纷幸而和平了结了,否则,发展下去真不知道伊于胡底了。
  • 祸起萧墙,伊于胡底!五湖倦客,秋思鲈鱼。
  • 乃南归末逾一月,危机又遍国中,位此敌焰犹张,国仇未雪,如复自为鹬蚌,势必利落渔人,民族惨祸,伊于胡底,华侨无党派立场,无利害私见,睹兹异象,弥切记忧。
  • 其中有不少人胃口大,食欲强,贪婪之心不知伊于胡底,那么,为了饭碗的牢靠和肥实,必定要除掉对他那饭碗构成威胁的因素。
  • 他回头看了看,暗河黑黝黝的也不知伊于胡底,明月奴去了哪里,只怕神仙也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