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拼音yú fǔ
注音ㄩˊ ㄈㄨˇ

词语解释

渔父[ yú fǔ ]

⒈  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old fisherman;

引证解释

⒈  老渔翁。

《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清 查礼 《岚光洞》诗:“渔父举网来,舴艋两三箇。”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九:“渔舟横小塘,渔父卖鱼去。”

⒉  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国语辞典

渔父[ yú fǔ ]

⒈  年老的渔夫。

《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臣闻昔者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滨耳。」
唐·罗隐〈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⒉  庄子杂篇的篇名。主旨言不宜分外求世,守真则道存。

⒊  《楚辞》的篇名。屈原作。原放逐江湘,忧愁叹吟,遇避世渔父,假设问答以寄意。

分字解释


※ "渔父"的意思解释、渔父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渔父的造句

  • 大致而言,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具有隐士的特征,而西方文学中的渔夫形象堪称智者。
  • 屈原在现实中并非无路可走,女媭、灵氛、巫咸、渔父等都反复为他指出了可走之路,但他上下求索,经过激烈而痛苦的斗争,终于宁死也不忍离故国而去。
  • 这种由“渔父”情结引发的复杂心态需要有适合的文体承载,传统的诗词不适合表现这种特殊的心态。
  • 他认为渔父是江湖上的高蹈之士,以全身远害为道。
  •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 这本书通过樵子问、渔父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易理,并加以诠释。
  • 渔父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隐逸的形象,历来为画家所喜爱。
  • 啸歌于川泽之间,讽味于渑池之上,泛滥于渔父之游,偃息于卜居之下。
  • 渔父作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一个意象,历来为古代文人所喜爱。
  • 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