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堂
词语解释
同堂[ tóng táng ]
⒈ 同处一堂;同居一家。谓同一祖父。犹同门,同学。
引证解释
⒈ 同处一堂;同居一家。
引《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 素不好 鼂错,鼂错 所居坐, 盎 去; 盎 坐, 错 亦去:两人未尝同堂语。”
三国 魏 曹植 《当来日大难》诗:“今日同堂,出门异乡。别易会难,各尽杯觴。”
唐 韩愈 《袁氏先庙碑》:“由曾及考,同堂异置。”
老舍 《四世同堂》二:“自从他有了这所房,他的人口便有增无减,到今天已是四世同堂!”
⒉ 谓同一祖父。参见“同堂兄弟”。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羊长和 父 繇 与太傅 祜 同堂相善。”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相国同堂昆季三人,曰 石,曰 程,皆登宰相,惟 福 一人歷镇使相而已。”
⒊ 犹同门,同学。
引元 乔吉 《金钱记》第四折:“小官有一同堂故友,乃是 韩飞卿。”
清 陈确 《答恽仲升书》:“恃同堂之爱,不觉直言至此,死罪!死罪!”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南书房》:“仁庙 与诸文士赏花钓鱼,剖晰经义,无异同堂师友。”
国语辞典
同堂[ tóng táng ]
⒈ 同处一堂。
引三国·魏·曹植〈当来日大难〉诗:「今日同堂,出门异乡。」
例如:「三代同堂」。
⒉ 同一祖父,不同父亲之兄弟。即堂兄弟。
引《唐语林·卷七·补遗》:「相国同堂昆季三人,曰石,曰程,皆登宰相,惟福一人历镇使相而已。」
⒊ 同学。
引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俺有一班儿同堂故友,俱登仕路,止有贫僧一人,抛弃功名。」
英语to live under the same roof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德语unter einem Dach (S)
分字解释
※ "同堂"的意思解释、同堂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同堂的造句
- 老人家五世同堂,可喜可贺!
- 他虽已年届古稀,但春花秋月,七世同堂。
- 老兄五世同堂,人生难得,可喜可贺。
- 一盘佳肴上桌,二人同心齐贺,三代子孙多福,四世同堂和睦,五湖四海道喜,六六大顺新年。祝福送给幸福人,祝除夕快乐,新春大吉大利!
- 大年除夕人更欢,家家户户都团圆。三代同堂幸福享,老老少少喜开颜。爷爷奶奶弄孙乐,子孙孝顺绕膝前。鞭炮声声除旧岁,守岁直到天将明。祝愿蛇年好运临,全家健康身体健!
- 元旦到,开眼笑,一勾一搭把舞跳;同堂乐,呱呱叫,吃喝玩乐带胡闹;唱高调,狂发飙,我行我素最走俏;问候来,人缘好,愿你心情美到爆。元旦快乐!
- 在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营子镇河北村,住着一个现今社会极为少见的“五世同堂”大家庭。
- 如今,这家人已是四世同堂,没有锦衣华服,有的只是围裙手套和锅碗瓢盆,最多加上一套情侣睡衣,在节目现场,他们再现了当年的场景。
-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先后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等。
- 边海防部队驻地分散、独立性强,武器装备品种复杂、新老同堂,部队全天候训练执勤,装备维修保障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