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ibiān

韦编


拼音wéi biān
注音ㄨㄟˊ ㄅ一ㄢ

词语解释

韦编[ wéi biān ]

⒈  古代用竹简书写,用皮绳编缀称“韦编”。泛指古籍。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用竹简书写,用皮绳编缀称“韦编”。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絶。”
后以“韦编”借指《易》。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每览韦编,思弘大《易》。”
唐 许浑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诗:“紫霄峯 下絶韦编,旧隐 相如 结韈前。”
自注:“元君 旧隐 庐山 学《易》。”

⒉  泛指古籍。参见“韦编三絶”。

唐 周弘亮 《除夜书情》诗:“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今汝萤火曾亲,蠹书堪读,可将玉管,从事韦编。”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始点漆於韦编,继操刀於简版。”

国语辞典

韦编[ wéi biān ]

⒈  韦,熟皮。韦编指古代未发明纸前,用竹简书写,然后用皮绳编联成册。后作为书籍的代称。

《晋书·卷七五·王湛等传》史臣曰:「叶宣尼之远契,翫道韦编。」
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分字解释


※ "韦编"的意思解释、韦编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韦编的造句

  • 刘老先生读书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所以他对每一本书的内容都瞭若指掌。
  • 少年毛泽东韦编三绝,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
  • 要想把这本书吃透,没点儿孔夫子韦编三绝的精神还不行!
  • 哥哥读书总是习惯反覆研读,简直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
  • 十几年来,他潜心道家研究,韦编三绝,终于成为这一领域的大师。
  • 我们读书如果能做到韦编三绝,就一定会取的很大进步。
  • 我们要效法孔子那种韦编三绝的好学精神,不应虚应故事,不求甚解。
  • 韦编三绝,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卧薪尝胆,圆木警枕。
  • 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朱熹 
  • 一心一意教书,两袖清风育人,韦编三绝治学,四书五经通阅,六尘不染授业,七步成诗才气,八方桃李遍地,九洲学识无敌,十全十美第一。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