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zhīxīn

司马昭之心


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
注音ㄙ ㄇㄚˇ ㄓㄠ ㄓ ㄒ一ㄣ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司马昭之心[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

⒈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调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舆卿﹝等﹞自出讨之。'”按,司马昭继其兄师任魏大将军,专国政,日谋代魏。后因以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引证解释

⒈  按, 司马昭 继其兄 师 任 魏 大将军,专国政,日谋代 魏。后因以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 卒” 裴松之 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 王沉 、尚书 王经 、散骑常侍 王业,调曰:‘ 司马昭 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舆卿﹝等﹞自出讨之。’”
梁启超 《新民说·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德 相 俾士麦 宗教思想最浅薄之人也,其在本国剥夺教徒之特权,风行雷厉,不遗餘力。至其在 中国 也,乃与 法 人争罗马教护教之名义,岂所谓 司马昭 之心,路人皆见者耶?”
《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制造‘黑线专政’论的 司马昭 之心,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国语辞典

司马昭之心[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

⒈  (歇后语)​路人皆知。三国魏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蓄意篡夺帝位,专擅国政,自为相国,后髦封昭为晋公,加九锡,昭佯辞不受。曹髦愤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见。

《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安惇传》:「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赵高指鹿为马。」

分字解释


※ "司马昭之心"的意思解释、司马昭之心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司马昭之心的造句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不要为他掩饰。
  • 别再拿班做势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张飞扬还说什么自己是雄狮,而张雪是母狮子,这个不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吗?张雪如果有选择,根本不会选择这个张飞扬做宿主。
  • 他说道,楼主作为包子男的同伙,发如此肉麻的主贴为包子男进行吹捧,其用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君:“江师兄啊……我记得物理系的傅蔷薇不是经常来我们文学院找他么?真不知道安的啥心?”,君:“司马昭之心呗。”,安宁:“其实……蔷薇以前是姓司马的。”,“……”。
  • 无奈自古帝王之心难测,至景、武帝时,司马昭之心渐现,又逢人界传说,得补天石者,六界为尊、、、。
  • 其中尤以宁安为首,在她四下打探之后,才发现原来正尧曾经就是河东队的一员,如此一来,正尧给柳彦拿药到现场去自然便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 小姐,赵珏谋叛,行迹昭彰,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故今前往襄阳王府,无异于飞蛾赴火,自陷龙潭虎穴,凶险非同寻常。
  • 长官过奖了,杨天那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他根深蒂固,锄之艰难,若没有你的帮助,就算我掌握……
  • 泰尔亲王都不敢往下想了,那表情,真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