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ǒudào

狗盗


拼音gǒu dào
注音ㄍㄡˇ ㄉㄠˋ

词语解释

狗盗[ gǒu dào ]

⒈  伪装成狗进行偷盗。后泛指窃贼。

引证解释

⒈  伪装成狗进行偷盗。后泛指窃贼。

《史记·孟尝君列传》:“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乃夜为狗,以入 秦 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 秦王 幸姬。”
汉 王充 《论衡·论死》:“世有衣狗裘为狗盗者,人不觉知,假狗之皮毛,故人不意疑也。”
唐 白居易 《答<箭镞>》诗:“闻有狗盗者,昼伏夜潜行。”
清 刘献廷 《饮杨涵斋宅次前韵》:“厮养椎埋狗盗徒,深衣缝掖列为儒。”

国语辞典

狗盗[ gǒu dào ]

⒈  窃贼。

《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强兼并者曰鲸吞,为小贼者曰狗盗。」

分字解释


※ "狗盗"的意思解释、狗盗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狗盗的造句

  • 这种鸡鸣狗盗之徒,随时都要留意他的一举一动才是。
  • 日子越过越好,他那鼠窃狗盗的习惯竟也慢慢改掉了。
  • 车站码头都是鼠窃狗盗活动的场所,一不留神就会招致损失。
  • 王安石一反世俗之见,认为孟尝君收揽的并不是国家栋梁之才,他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而已。
  • 小奋这种鸡鸣狗盗之技,登不了大雅之堂。
  • 他没什么大能耐,只会干些鸡鸣狗盗的小事。
  • 鸡鸣狗盗,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技能,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它却起了巨大的作用。
  • 这又不是什么鸡鸣狗盗的事,何必鬼鬼祟祟?
  • 鸡鸣狗盗之徒,不足为惧。
  • 那些鼠窃狗盗之人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