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

职司


拼音zhí sī
注音ㄓˊ ㄙ

近义词任务职责

词语解释

职司[ zhí sī ]

⒈  职务;职责。

忠于职司。

duty;

⒉  执掌。

职司机要,切勿大意。

be in charge of;

引证解释

⒈  职务。

《左传·成公二年》:“今叔父克遂有功于 齐,而不使命卿镇抚王室,所使来抚余一人,而 巩伯 实来,未有职司於王室,又奸先王之礼。”
《后汉书·蔡邕传》:“羣僚恭己於职司,圣主垂拱乎两楹。”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重以超俗韵,顾予贱职司。”
傅彬然 《“五四”前后》:“祭 孔 的仪式很隆重,有职司的人都要穿上像道袍那样的制服。”

⒉  主管某职的官员。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今州县职司,或蒞政无几,便徵召迁转,迎新送旧,纷纷道路,伤财害民,於是为甚。”
唐 杜甫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诗:“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

⒊  主管;执掌。

唐 韩愈 《贺雨表》:“臣职司京邑,祈祷实频,青天湛然,旱气转甚。”
清 刘大櫆 《<严遥青诗集>序》:“《尧典》、《皋謨》、 唐 虞 之纪载,择当时有道而能文者为史官,以职司其事。”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天才与教育》:“凡是职司教育的人,凡是养育儿女的人,不可不加以注意。”

国语辞典

职司[ zhí sī ]

⒈  职务、职位。也作「职掌」。

《左传·成公二年》:「而巩伯实来,未有职司于王室。」
《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二首之二》:「祇奉社稷守,恪居处职司。」

职分 职责

⒉  负责任事的官员。

《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臣窃见陛下执政以来,阴阳不调,五星失晷,职司不忠,奸党相扶。」
唐·李商隐〈韩碑〉诗:「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分字解释


※ "职司"的意思解释、职司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职司的造句

  • 刚才太后颁下懿旨去内务府,因海天富海公公得病身亡,尚膳司副总管太监的职司,就由桂公公升任。
  • 其中一条私人车道上,一位穿着橡胶靴的专职司机正用水管冲洗一辆豪华轿车。
  • 如果命运之神这个女老傻瓜只会做这种事的话,就应该剥夺她安排人类命运的职司
  • 原不一样是我们的职司和前程。
  • 现在,梅塞德斯已经开始对其汽车的后座厢的大小予以特别关注,原因在于中国豪华车用户往往自己不开车,而是拥有专职司机。
  • 匠人坐一列,均持画笔,各有职司。首一人单作山,次一人单作草,次一人单作花,再次一人单作兽。各人须臾即毕,立付邻座。如是盘碟周转,流水不绝。
  • 然而在很多时候,他都是坐着配有专职司机的吉普车四处旅行,坐喷气式飞机周游列国,与好莱坞名人过往甚密。
  • 衣裳风仪是特性的表征,反应一私人的文明涵养和风格,映现自己的职司和名望。
  • 自受命上任以来,朝乾夕惕,恪履职司,查纠不轨,拘执流氓,严稽间细,缉捕逆畔,遂乃疆埸弭定,社稷磐固也。
  • “本部职司教育”,对北大“但有整顿之意,并无撤废之心”,北大并入北洋,最后只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