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àn

离叛


拼音lí pàn
注音ㄌ一ˊ ㄆㄢˋ

词语解释

离叛[ lí pàn ]

⒈  亦作“离畔”。亦作“离判”。亦作:离畔离判。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离畔”。亦作“离判”。离心;背叛。

《管子·形势解》:“失天之道,则民离叛而不听从,故主危而不得久王天下。”
《国语·周语中》:“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然则民莫不审固其心力以役上令,官不易方,而财不匱竭……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宋 苏轼 《上皇帝书》:“知其易危,小失意则有离畔之心。”
张謇 《致铁良书》:“於是人民希望之路絶,激烈之説得而乘之,而人人离畔矣。”
鲁迅 《书信集·致胡今虚》:“但一面有人离叛,一面也有新的生力军起来。”

国语辞典

离叛[ lí pàn ]

⒈  脱离背叛。

《三国志·卷五七·吴书·骆统传》:「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恶败俗,生离叛之心,急宜绝置,权与相反复,终遂行之。」

分字解释


※ "离叛"的意思解释、离叛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离叛的造句

  • 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恶败俗,生离叛之心,急宜绝置,权与相反覆,终遂行之。
  • 爱人的离叛,亲人的横祸,神秘的身世,他要如何抉择。
  • 她比克利福大十岁,她觉得克利福如果结婚,那便是离叛他们往日的约言。
  • 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
  • 俭抚结人夷,卒无离叛,竟以保全。
  • 心中难舍的是多年的印象,情谊切切不会离叛
  • 宠信爱妃妲己以及飞廉、恶来等一帮佞臣,妄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诸侯臣属纷纷离叛
  • 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
  • 臣以为,当今叛乱四起,四方兵寇盛行,皆是由于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于离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