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摹本


拼音mó běn
注音ㄇㄛˊ ㄅㄣˇ

近义词模本

反义词真迹

词语解释

摹本[ mó běn ]

⒈  临摹真本;复制品;临摹或翻刻的书画本。

copy; facsimile;

引证解释

⒈  按原本临摹或翻刻的书画等。

宋 范成大 《观禊帖有感》诗之二:“寳章薶九泉,摹本范百世。”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近来市贾所售墨蹟,多从法帖中双钩,而鉴家所刻法帖,又多从摹本上石。”
峻青 《地下水晶宫》:“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左面墙壁上的那幅薄浮雕‘最后的晚餐’,这是 意大利 名画家 芬奇 的那幅名画的精妙的摹本。”

⒉  一种丝织物名称。俗称花缎。

徐珂 《清稗类钞·物品·摹本》:“摹本,丝织物也,一名花累。俗称花缎。”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只见门帘开处,进来了两个人,一色打扮:穿着二蓝摹本缎羊皮袍子,元色摹本皮坎肩。”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五:“系了条雪青湖绉腰带,套了件茶青旧摹本的领架。”

国语辞典

摹本[ mó běn ]

⒈  依书画原迹摹写而成的本子。也作「模本」。

分字解释


※ "摹本"的意思解释、摹本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摹本的造句

  • 现存的这几幅摹本也是十分难得的珍宝。
  • 印谱大致分原印钤拓本,木刻翻摹本、锌版翻刻本、石印、珂罗版印影本等多种,尤以明清原钤本存世稀少,收藏投资价值最高。
  • 真迹不传,今所传宋以来法贴刻本,皆据晋、唐人临摹本
  • 这种理想化的摹本是对实际情况的简单然而有用的近似。
  • 打开看还不如不看,临摹本,封里都粗陋,草纸如砂纸,抄字像狗爬,一个简单动作不重复十遍不收场,滥竽充数。
  • 奉常能得之,公求能宝之,仆既得展卷熟观,复不能自已,俾公求摹本以相示。
  • 我们则不得不在一小块平面上画出引人入胜的摹本
  • 故事的开始,借盗墓人之口,爆出了东晋顾恺之的传世名画《洛神赋图》,实有上下两卷,现代广为流传的四个摹本均为上卷,而下卷则不足为外人道也。
  • 王羲之摹本"大报帖"引解读。
  • 宏碁的双屏幕平板没有触觉,但是这给未来的笔记本一个很好的摹本了吧?一个拥有全虚拟键盘的笔记本不就是一个对折的电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