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落
词语解释
历落[ lì luò ]
⒈ 参差不齐;疏落。
例天上疏星历落。
英arranged in no particular order; fouled up;
⒉ 仪态俊秀不俗。
英having delicate beauty;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歴落”。
⒉ 疏落参差貌。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轻崖秀举,百有餘丈。峯次青松,巖悬赬石,于中歷落有翠柏生焉。”
明 归有光 《归府君墓志铭》:“其始居民鲜少,茅舍歷落,数家而已。”
清 蒋溥 《桐花歌》:“花朶歷落庭阶中,疎帘一幅瀟湘雨。”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二幕:“半月如钩,在山顶斜挂,上有疏星历落。”
⒊ 磊落,洒脱不拘。
引《晋书·桓彝传》:“顗 尝叹曰:‘ 茂伦 嶔崎歷落,固可笑人也。’”
宋 苏轼 《苏世美哀词》:“有美一人,长而髯兮,廞欹歷落,进趋襜兮。”
清 钱谦益 《赠别施伟长序》:“英雄聚首,歷落俊迈之气可以想见。”
⒋ 俊逸。
引《孽海花》第十九回:“正跨进门,瞥见门上新贴一副淡红硃砂笺的门对,写得英秀瘦削,歷落倾斜的两行字。”
⒌ 形容声音错落不断。
引宋 詹本 《春日携客游武夷》诗:“风水真笙竽,歷落太古调。”
宋 文天祥 《指南录·至扬州诗序》:“时门前马足与箭筒之声,歷落在耳。”
清 袁枚 《新齐谐·杨二》:“次日宿楼中,闻楼下有著屐声,往来歷落,疑为贼。”
国语辞典
历落[ lì luò ]
⒈ 磊落,清高超俗。
引《晋书·卷七四·桓彝传》:「茂伦嵚崎历落,固可笑人也。」
⒉ 参差不齐。
引晋·王羲之〈答许询〉诗:「清泠涧下濑,历落松竹林。」
⒊ 声音不绝。
引元·詹本〈春日携客游武夷〉诗:「风水真笙竽,历落太古调。」
分字解释
※ "历落"的意思解释、历落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历落的造句
- 当值管家导上楼梯,先听得中间内一阵历历落落的牙牌声音。
- 无声的环立,直到天明,将我交付与了朝霞,才又无声的历落隐入天光云影之中。
- 举止历落、流洒不群、超然自得的魏晋风韵愈发流畅起来。
- 接连不断的恶作剧,让忍了一会的笑声又开始历历落落地从观众喉咙里跳出来。
-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 师鸿的纵笔历落、沉着痛快,写尽了马的宏逸气势。
- 卡住精确,对球路的判断极准,铲球干净历落,极少范规,可以凭经验直觉猜出对方下一步打算,然后予以阻击。
- 三源奇注,经泻一隍,又南会三山水,历落出,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
- 小翼历历落落的一大串话说完,就马上伶俐的拿着老师桌上的杯子去给他接水。
- 你放心,我钱庆来一定给你把事办的历历落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