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ng

通体


拼音tōng tǐ
注音ㄊㄨㄥ ㄊ一ˇ

词性名词


反义词部分局部

词语解释

通体[ tōng tǐ ]

⒈  物体全部;全身。

通体湿透。

whole body;

引证解释

⒈  合为一体。

《淮南子·本经训》:“通体于天地,同精于阴阳。”

⒉  谓媾合。

汉 司马相如 《琴歌》之二:“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⒊  文章的整个体例。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仲尼 从而脩之,以成一经之通体。”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少年之诗,往往有句无篇,能通体完密者最少。”

⒋  全身;浑身。

唐 韩偓 《寒食日沙县雨中看蔷薇》诗:“通体全无力,酡颜不自持。”
《绿野仙踪》第十四回:“八人觉得通体鬆快,如释 泰山。”
老舍 《正红旗下》十一:“他们满面红光,满身绸缎,还戴着绣花的荷包与褡裢,通体光彩照人。”

⒌  整个物体。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痕都斯坦 玉盘椀,其薄如纸,而製甚佳,规矩凹凸,通体毫髮不差。”
清 张德彝 《随使法国记·使事记》:“墻厚一丈,渐减至顶厚二尺,通体坚固,海中虽有狂风巨浪,不至有撼动之险。”

⒍  全部。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尤其可议的是他们的品格,通体都是矛盾。”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三:“老程 极快的穿上衣裳,钮扣通体没扣。”

国语辞典

通体[ tōng tǐ ]

⒈  全身。

唐·韩偓〈寒食日沙县雨中看蔷薇〉诗:「通体全无力,酡颜不自持。」

⒉  事物的全部,整体。

宋·欧阳修〈渔家傲·九日欢游无限好〉词:「通体清香无俗调,天气好,烟滋露结功多少。」

⒊  合为一体。

《淮南子·本经》:「通体于天地,同精于阴阳。」

⒋  全篇文辞的体裁。

《文选·杜预·春秋左氏传序》:「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

分字解释


※ "通体"的意思解释、通体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通体的造句

  • 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根骨俊朗,神骏非常,目光炯炯。
  • 血燕相当于野外采集的天然“洞燕”,正品颜色并非通体血红。
  • 京伦饭店位于首都市中心,通体洁白,像一方无暇的美玉,镶嵌在十里长街上。
  • 本实用新型防盗螺栓副通体镀镍,有效的控制生锈现象,亦比使用纯不锈钢螺栓更节约成本。
  • 站立时通体白色,胸和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色;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
  • 乃是自己几年之前离开武当时先师赐的剑,剑通体素白,剑身偶尔流露出青光,刃如华霜,舞动则流风回雪,静放则清凉雅素。
  • 最后,奉献在大陆读者面前的,是通体洁净、没有“余毒”的“洁本”了。
  • 鬼鱼通体黑色,身体比鲨鱼略宽,但是却没有鲨鱼背上的鱼鳍,过了鱼身中段,身体趋向于横向扁平,有些像鹞鱼那种扁平的身体。
  • 这黑蚣针通体黑色,在黑夜中最难分辨,这人又没有刘瑾的实力,被扎中后脑瞬间便毒发毙命,连运功抵抗的时间都来不及。
  • 最传统的抛光砖是通体砖,瓷砖本身只有一个胚体,直接打磨亮胚面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