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正一


拼音zhèng yī
注音ㄓㄥˋ 一

词语解释

正一[ zhèng yī ]

⒈  纯真之一。道家认为“一”为世界万物之本,永恒不变。道教的一派。原为五斗米道,为东汉·张陵所创。传说太上老君亲授张陵《太平洞极经》、《太玄经》、《五斗经》、《正一经》各若干卷。

引证解释

⒈  纯真之一。道家认为“一”为世界万物之本,永恒不变。

南朝 齐 顾欢 《夷夏论》:“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一归无死,真会无生,在名则反,在实则合。”
唐 卢照邻 《病梨树赋》:“高谈正一,则古之 蒙庄子 ;深入不二,则今之 维摩詰。”
南唐 谭峭 《化书·道化·正一》:“命之则四(虚、神、气、形),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

⒉  道教的一派。原为五斗米道,为 东汉 张陵 所创。传说 太上老君 亲授 张陵 《太平洞极经》、《太玄经》、《五斗经》、《正一经》各若干卷。 张陵 传授于后裔及其门徒。后 张陵 被尊为“天师”、“正一天师”,其所创之道派亦称为“天师道”、“正一道”。 唐 宋 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统称为“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经》,崇拜鬼神,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 《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承禎 ﹞事 潘师正,傅其符籙及辟穀、导引、服饵之术。

师正 特赏异之,谓曰:‘我自 陶隐居 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
《元史·释老传·张与材》:“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籙。”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这一房道士,世传正一道教,善能书符遣将,剖断人间祸福。”

分字解释


※ "正一"的意思解释、正一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正一的造句

  • “月为更卒”,每年要有一个月给县里做工;“复为正一岁”,再给郡里每年也要做工。
  • 一切事物犹如系错扣的对襟毛衣,正一阶一阶失去同现实的连接点。村上春树。
  • 反王同志派了两位大将,王超和麻汉两位统军两三万人马又要来攻城了,此时正一路上抓兵和抢马,队伍如屎克郎滚粪球似的赿滚赿壮……
  • 显而易见,由于华灯齐放,他们都曾闭口不语了一会儿,随后便即刻热烈地交谈起来。此刻当我注视他们时,他们正一起笑得那么开心。人们怎么能如此迅速地就在他们中间构筑起这般温情来,这让人难以理解。石黑一雄。
  • 没工夫回答,李国正一把抢过鱼汤,先尝上一口再说。
  • 青鸢点点头,信者甚少也在预料之中,反正一个月时间,足矣三人成虎。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朱墨这会儿正一瘸一拐的往这边跑过来,那样子磕碜到家了,衣服上下都开了,全是土不说,还弄的一脸的执泥,像个耍猴的一样。
  • 我们说像张居正在后来的官场上也很傲,但张居正一直表现出来是一种傲骨,傲骨嶙峋。
  • 世上无论有多少条路,属于你的,只有一条。请把握自己,正一颗心,亮两只眼,惜三生缘,结四方友,品五种味,拨六弦琴,历七番雨,经八面风,闯九道关,做十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