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o

不聊


拼音bù liáo
注音ㄅㄨˋ ㄌ一ㄠˊ

词语解释

不聊[ bù liáo ]

⒈  谓不愿苟且偷生。犹言略不,且不。不乐。

引证解释

⒈  谓不愿苟且偷生。

《楚辞·九章·惜往日》:“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洪兴祖 补注:“不苟生也。”

⒉  犹言略不,且不。

汉 徐干 《室思》诗:“不聊忧餐食,慊慊常饥空。”
余冠英 注:“不聊,犹言略不,且不。”

⒊  不乐。 《新唐书·邓世隆传》:“世隆 内负罪,居不聊。

太宗 遣 房玄龄 諭曰:‘尔为 太(王太 )作书,各忠其主耳。我为天子,尚甘心疋夫邪?毋有后疑!’”

国语辞典

不聊[ bù liáo ]

⒈  不怕、不惧。

《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⒉  暂不、且不。

三国魏·徐干〈室思〉诗:「不聊忧餐食,慊慊常饥空。」

⒊  无聊、不快乐。

《新唐书·卷一〇二·令狐德棻传》:「世隆内负罪,居不聊。」

分字解释


※ "不聊"的意思解释、不聊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不聊的造句

  • 两人从各地的风俗民情聊到各国动态,又从天文地理聊到儿女情长,总之两人就是无所不谈,无所不聊
  • 一个健康的社会必须是“官不聊生”。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可能辜负的人越多。有权的人要慎重,要谦卑,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文人可以快意恩仇,官员却必须忍辱负重。
  • 南北宋之际,天下板荡,民不聊生。
  • 由于连年战争,这一带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 秦始皇横征暴敛,苛虐无度,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 解放前,恶霸地主对贫下中农巧取豪夺,使得民不聊生,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 曾经的民不聊生,曾经的满野战乱,曾经的东亚病夫,都已成了过去。
  • 国库被这帮水蛭吸食的亏空巨万,形同虚设,不得不加重税赋,竭泽而渔,弄得民不聊生,卖儿鬻女,时不时有暴乱发生。
  • 他们抱怨“为官不易”,于是躺倒不干,他们腹诽“官不聊生”,于是混日子,于是愈加拖延推诿,他们甚至借口“放权”,搞“自由落体”,该管的一概不管。
  • 战国七雄鼎足而立,各国皆有吞并海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纳八方之野心,一时间,华夏大地,风云变幻,狼烟四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