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xiàojié

忠孝节义


拼音zhōng xiào jié yì
注音ㄓㄨㄥ ㄒ一ㄠˋ ㄐ一ㄝˊ 一ˋ

词性成语

反义词背信弃义

词语解释

⒈  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国语辞典

忠孝节义[ zhōng xiào jié yì ]

⒈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宋·洪迈也作「忠孝节烈」。

《夷坚丙志·卷一四·忠孝节义判官》:「吾今为忠孝节义判官,所主人间忠臣、孝子、义夫、节妇事也。」

分字解释


※ "忠孝节义"的意思解释、忠孝节义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忠孝节义的造句

  • 本章参议了元朝文人忠孝节义观新的时代特点。
  • 那些布满了忠孝节义、离合悲欢的故事曾困惑了他。
  • 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 岳飞幼时,家中景象亦欠安,怙恃亲在全力连结家计之馀,仍很是正视孩子的教化,不单教岳飞念书识字,也常说些忠孝节义的故事给他听,但愿他从中能有所体味,未来也做个忠孝兼顾的人。
  • 这个宣扬忠孝节义的故事,为游人平添了一段了解中国封建传统的趣话。
  • 关公为什么在中国老百姓中有那么大的威望,因为关公是中国人忠孝节义的典范。
  • 在莒州期间,他深入调查,深以战乱、天灾致典籍散失为憾,认为莒地“而数千百年以来,圣贤所居,豪杰崛起,忠孝节义,以及文人才士,炳炳烺烺,多可纪者。
  • 外面的胡琴继续拉下去,可是胡琴诉说的是一些辽远的忠孝节义的故事,不与她相干了。
  • 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点,熔解在戏曲形象中,耳濡目染地对人们产生影响。
  • 而大大都人,祖国旧君之思仍缭绕脑际,忠孝节义如如坐针毡,礼义廉耻似骨鲠喉,民族意识难以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