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孤


拼音yí gū
注音一ˊ ㄍㄨ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遗孤[ yí gū ]

⒈  父母双亡的儿童。

orphan;

引证解释

⒈  死者遗留下来的孤儿。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及 琰 友人 公孙方、宋阶 早卒, 琰 抚其遗孤,恩若己子。”
闽 徐夤 《经故广平员外旧宅》诗:“门巷萧条引涕洟,遗孤三岁著麻衣。”
清 姚鼐 《记萧山汪氏两节妇事》:“淇县君 殁,两孺人皆少,遗孤十一岁。”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边区中学毕业以后,烈士的遗孤,从乡文书一直工作到担任区委书记的职务。”

国语辞典

遗孤[ yí gū ]

⒈  死者所遗留下来的孤儿。

《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传》:「及琰友人公孙方、宋阶早卒,琰抚其遗孤,恩若己子。」

分字解释


※ "遗孤"的意思解释、遗孤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遗孤的造句

  • 敌人到处搜捕这个革命烈士的遗孤,妄图斩草除根。
  • 李川儿从小和青山遗孤长大,心知民间寒苦,人情冷暖,善恶怨仇,所以立下如此志向。
  • 二战遗孤之父是深受军国主义毒害、后虽渐悟却难以自拔的日军少佐,回国战死前,留其在中国,为曾有神灵护佑的家族偿还孽债。
  • 第一次出场帮助丐帮遗孤史红石夺回帮主之位,并说先人和丐帮上代渊源甚深。
  • 这个遗孤后来被柴立本起名为柴宝宝,柴宝宝不仅残疾,不会走路,而且还患有羊角疯。
  • 刀悬一命之际他接到密旨,奉命前往大卑国揪出吕氏遗孤;前往那个充斥神秘色彩的古国;而他的前往将给大卑带来滔天暗涌;尽管,造就这暗涌的人不是他。
  • 英烈遗孤女红线学得世外秘功,为报潞州节度使养育之恩,违背师嘱,从而演绎出一段让人荡气回肠的爱恨情缘。
  • 有些社会团体一听到帮助的是艾滋病人遗孤就却步了。
  • 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遗孤,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 母爱是慷慨的,她把爱洒给了春露,洒给了秋霜;留给了晨曦,留给了暮霭;分给了弃婴,分给了遗孤;而惟独忘了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