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词语解释
山东[ shān dōng ]
⒈ 3万平方公里,人口8493
英Shandong province;
引证解释
⒈ 山的东坡。参见“山西”。
⒉ 战国、秦、汉 时称 崤山 或 华山 以东地区,又称 关 东。亦指 战国 时 秦 以外的六国。
引《战国策·赵策二》:“六国从亲以摈 秦,秦 必不敢出兵於 函谷关 以害 山 东矣。”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一身仕 关 西,家族满 山 东。”
唐 章碣 《焚书坑》诗:“坑灰未冷 山 东乱, 刘 项 元来不读书。”
《三国演义》第四回:“且 袁 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於天下;倘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 山 东非公有也。”
⒊ 称 太行山 以东地区。
引《史记·晋世家》:“冬十二月, 晋 兵先下 山 东。”
唐 杜甫 《洗兵行》:“中兴诸将收 山 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仇兆鳌 注:“山 东, 河 北也。 安禄山 反,先陷 河 北诸郡。”
明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三》:“《义儿李存孝传》:晋 已得 泽潞,岁出 山 东,与 孟方立 争 邢、洛、磁。《死事·张源德传》:晋 已先下全 燕,而 镇 定 皆附于 晋,自 河 以北、 山 以东皆归 晋。此‘山东’谓 太行山 之东,即以 河 北为 山 东也。”
⒋ 汉 时称古 齐 鲁 地区。
引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山东》:“汉 时亦有称 齐 鲁 为 山 东者,如《酷吏传》:‘御史大夫 宏 曰:臣居 山 东,为小吏时, 寧成 为 济南 都尉。’《儒林传》:‘ 伏生 教 齐 鲁 之间,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 山 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则 齐 鲁 之号‘山东’,非无因矣。”
⒌ 省名。因在 太行山 以东,故称。 唐 属 河南 河北 道, 宋 属 京东路,金 改 京东路 为 山东路,明 置 山东布政使司,清 至今相沿称 山东省。
国语辞典
山东[ shān dōng ]
⒈ 省名。参见「山东省」条。
⒉ 战国时指函谷关、崤山以东。
引《战国策·赵策二》:「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
⒊ 太行山以东。
引唐·章砀〈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⒋ 古亦指华山以东。
引《汉书·卷六九·赵充国等传》赞曰:「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分字解释
※ "山东"的意思解释、山东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山东的造句
- 那天我太幸运了,在山东蓬莱用摄像机拍到了海市蜃楼的影像。
- 自古以来,山东省梁山就盘龙卧虎,世代出英才。
- 我的故乡是山东,我的事业在重庆。
- 这些来自山东的商人都希望自己能长命富贵。
- 读了鲁迅先生的《在仙台》我才知道,所谓“胶菜”原来就是山东大白菜。
- 回到山东在帮你想。
- 山东高考现场,考场外家长迫不及待。
- 日本的图谋比较现实和具体,它对欧洲的争夺没有胃口,而只想把从德国手中夺取的中国山东和太平洋上的那些岛屿变成自己的既得利益,巩固在中国扩张的地位。
- 山东的农民兄弟也自发地不远千里冒着艰难险阻赶来了。
- 这些散文写得风格秀丽,如美女簪花,没想到作者竟是个山东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