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


拼音dà ní
注音ㄉㄚˋ ㄋ一ˊ

词语解释

大鲵[ dà ní ]

⒈  两栖动物,体长而扁,眼小,口大,四肢短,前肢四趾,后肢五趾。生活在山谷的溪水中,吃鱼、蛙、虾等小动物。因叫声似婴儿啼,故俗称娃娃鱼。在我国多产于广西。是珍贵食品。

引证解释

⒈  两栖动物,体长而扁,眼小,口大,四肢短,前肢四趾,后肢五趾。生活在山谷的溪水中,吃鱼、蛙、虾等小动物。因叫声似婴儿啼,故俗称娃娃鱼。在我国多产于 广西。是珍贵食品。

国语辞典

大鲵[ dà ní ]

⒈  鲵鱼的别名。参见「鲵鱼」条。

分字解释


※ "大鲵"的意思解释、大鲵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大鲵的造句

  • 娃娃鱼,大鲵,蝾螈的一种,产自墨西哥。
  • 大鲵,因其叫声似婴儿啼哭,又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
  • 文中就大鲵与其它两栖动物进行比较并从进化角度作了讨论。
  • 同时为国内培训大鲵驯养繁殖技术人员。
  • 该鲵是从湖南石门县引入的,经过了湖南省渔政处、湖南省林业厅的批准,并取得了“大鲵运输许可证”。
  • 目的考察纯大鲵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和抗疲劳作用。
  • 秀丽白虾、中华小长臂虾;。
  • “进步追踪四座移,弹琴髭蟾称大鲵
  • 珍稀动物中,国家一类保护品种有黑鹳、白鲟;二类保护品种有豹、林麝、鸳鸯、大鲵;三类保护品种有大灵猫、小灵猫、小鸨、虎纹蛙。
  • 通过对大鲵的研究,可认识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过程,掌握动物进化规律,学术研究意义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