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nzi

笔杆子


拼音bǐ gǎn zi
注音ㄅ一ˇ ㄍㄢˇ ˙ㄗ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笔杆子[ bǐ gǎn zi ]

⒈  笔的手握的部分。

penholder;

⒉  比喻擅长写文章的人。

你手下那几根笔杆子都是饭桶。

an effective writer;

引证解释

⒈  见“笔桿子”。亦作“笔杆子”。亦作“笔杆”。

⒉  笔上手拿的部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这笔桿子是竹子做的。”

⒊  指笔。

杨朔 《我的改造》:“摇摇笔杆子写点东西,比起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斗争,渺小得连肉眼都看不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五章:“我们耍笔杆子的人,迫于形势和生活也是无可如何。”
许杰 《文字无用武之地》:“让狮子跟在自己的后面走,你的笔杆儿打先锋,那怕天下人不慑服!”

⒋  指善于写作的人。

如:他是公认的笔杆子。

分字解释


※ "笔杆子"的意思解释、笔杆子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笔杆子的造句

  • 二是都会耍笔杆子,谁要是稍一得罪他,反击起来不大客气,经传纲鉴,随手引用;时文诗赋,顺势拈来。
  • 高考是个大日子,手中握住笔杆子,精神紧张用脑子,祝福身披福链子,一眼相中你小子,短信多发几下子,保你求学有路子,幸运光临一辈子!祝金榜题名!
  • 今后,你拿笔杆子宣传抗日,我拿枪杆子和日本侵略者拼,日寇如果敢来太一乡杀人放火,就叫它片甲不归。
  • 结果是,企业人浮于事,到处都是耍笔杆子的人。
  • 当然,这是没有办法办法的事情,要知道很多单位早就提倡无纸化办公了,真要让穿越众耍笔杆子,确实有些难为大家了。
  • 邵教授很有涵养的听完刘小飞的长篇大论,这些传奇故事大多是笔杆子们根据领导意志演绎来的,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很多。
  • 除了笔杆子,枪把子、锄把子、锤把子,甚至印把子,都扛在肩上加入进来,随着步履的颠簸上下晃动,构成了行进中的中国的一道多样的天际线。
  • 挥舞自信的笔杆子,开动沉着的小脑子。放大谨慎的小胆子,填写顺心的试卷子。遇到难题想法子,碰壁不许哭鼻子。振作要强的骨子,必争人中小才子。愿你金榜题名,马到成功,考出真实。
  • 爷们儿看见书本子笔杆子就脑仁儿疼,兄弟,我死都不怕,就怕这一出儿!
  • 更不可能,一直耍笔杆子的穷秀才么,担任陕西靖国军的总司令,都是屎巴牛支桌子一—硬撑哩,南方军界的头头脑脑他认得谁?他作不出那样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