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kǒu

掩口胡卢


拼音yǎn kǒu hú lú
注音一ㄢˇ ㄎㄡˇ ㄏㄨˊ ㄌㄨˊ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掩口胡卢[ yǎn kǒu hú lú ]

⒈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窃笑。胡卢,笑貌。语本《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引证解释

⒈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窃笑。胡卢,笑貌。

语本《后汉书·应劭传》:“昔 郑 人以乾鼠为璞,鬻之於 周 ;......夫覩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蠏壳青’……逕造庐访 成。视 成 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惟 查初白 才气开展,工力纯熟,鄙意欲以继诸贤之后,而闻者已掩口胡卢。”

国语辞典

掩口胡卢[ yǎn kǒu hú lú ]

⒈  摀著嘴巴而笑。也作「揜口葫芦」。

《聊斋志异·卷四·促织》:「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分字解释


※ "掩口胡卢"的意思解释、掩口胡卢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掩口胡卢的造句

  • 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子孙会掩口胡卢
  • 众人正忍俊不住,掩口胡卢而笑,忽见田子方掀衾慵坐,目不旁视,长啸数声,口中含糊问道“君侯犹然未至西河耶?”。
  • 看见边上的服务员都在掩口胡卢而笑,江水源赶紧拦住话头。
  • 许可忍俊不禁,掩口胡卢,电话那头也是一阵大笑,不过是男女混音,估计刘诚杰开了免提,施丽琳也听到了。
  • 一个口齿刻薄的行人掩口胡卢而过,“如果当时我不是新郎倌的身份的话,而肯定要痛打他一顿,当晚媳妇又哭又闹,说是让我去改名。
  • 子刚问其缘故,三宝掩口胡卢,那高亚白倒不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