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


拼音bù rǔ
注音ㄅㄨˋ ㄖㄨˇ

词语解释

不辱[ bù rǔ ]

⒈  不辱没。不耻辱。

引证解释

⒈  不辱没。

《论语·子路》:“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

⒉  不耻辱。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服役不辱言不讥,从我 荆州 来京畿。”

国语辞典

不辱[ bù rù ]

⒈  不屈辱。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
《三国演义·第九回》:「妾身已事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

分字解释


※ "不辱"的意思解释、不辱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不辱的造句

  • 而且两年来,它也兢兢业业,不辱使命。
  • 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决不辱没开路先锋的光荣称号。
  • 能临危不惧,宁死不辱的人才是真正有骨气的人。
  •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 不辱使命,总算办成了你托付给我的事情。
  • 常言所说“知足不辱”包含了颇深的人生哲理,它告诫人们不能有非分的贪心,贪心容易招来祸患。
  • 你既是胡一刀的儿子,更是当须承先启后,于武林中闯出一番事业,这才不辱了胡一刀当年的侠名。
  • 先帝非容易创立基业,今一旦弃之,吾宁死不辱也。
  •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昨天,广州珠岛宾馆回荡着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
  • 很多报道称赞她,说她为守贞洁,宁死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