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


拼音kè jǐ fù lǐ
注音ㄎㄜˋ ㄐ一ˇ ㄈㄨˋ ㄌ一ˇ

词性成语

近义词严于律己

词语解释

克己复礼[ kè jǐ fù lǐ ]

⒈  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

引证解释

⒈  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

《论语·颜渊》:“克己復礼为仁。”
何晏 集解:“马 曰:‘克己,约身。’ 孔 曰:‘復,反也。’身能反礼,则为仁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君子处世,贵能克己復礼,济时益物。”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古志克己复礼》:“古也有志,克己復礼,仁也。或谓克己復礼,古人所传,非出於 仲尼。”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论语》:“克己復礼, 朱子 解为‘胜私欲为仁’。”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这是真正的 俄国 贵族,王爵夫人而有这种克己复礼的精神。”

国语辞典

克己复礼[ kè jǐ fù lǐ ]

⒈  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晋书·卷四六·李重传》:「然古之厉行高尚之士,或栖身岩穴,或隐迹丘园,或克己复礼,或耄期称道,出处默语,唯义所在。」

分字解释


※ "克己复礼"的意思解释、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克己复礼的造句

  •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教书的老先生给他起了个中文名字"薄复礼",意思是遵循中国圣人的道德标准,不自私自利,以克己复礼为荣。
  • 所以身为修道人,就要克己复礼,不要造因果。
  • 孔子的和谐观完全是为了“克己复礼”。
  • 练习者也学习一些跆拳道基本原理,例如:“礼义廉耻,克己复礼,百折不屈”。
  • 不惜付出,克己复礼;不畏清贫,坚守四季;不惧风霜,宽厚弘毅;不计辛勤,芬芳四溢;桃李天下,无可匹敌。亲爱的老师,衷心的祝愿您教师节快乐。
  • 儒家作为主流文化,其思想核心为提倡“仁爱”、“克己复礼”、“舍生取义”等,注重“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以及“八目”的个人修养。
  • 克己复礼,修身悟道;赡养父母,居家孝道;光明磊落,办事公道;诚实守信,处事厚道;扶危济困,奉行人道;和谐文明,康庄大道!
  • 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他所要复的礼即为周礼,其核心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继承制。
  • 克己复礼有何用?秦国不误农时,反倒蛮夷了?你们儒生偏会不着边际!一个穷国,老百姓吃西北风乡宴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