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shān

青衫


拼音qīng shān
注音ㄑ一ㄥ ㄕㄢ


词语解释

青衫[ qīng shān ]

⒈  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

江州司马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black clothes;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学子所穿之服。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楚 臣既放,魂往 江 南。弟子曰:玉释佩,马解驂。濛濛緑水,褭褭青衫。乃召巫史:兹忧何止?”

⒉  借指学子、书生。

宋 刘过 《水调歌头·寿王汝良》词:“斩 楼兰,擒 頡利,志须酬。青衫何事,犹在 楚 尾与 吴 头。”

⒊  唐 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

唐 白居易 《琵琶引》:“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 司马青衫湿!”
后因借指失意的官员。 宋 王安石 《杜甫画像》诗:“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宋 苏轼 《古缠头曲》:“青衫不逢 湓浦 客,红袖谩插 曹纲 手。”
吴梅 《风洞山·宣意》:“感飘零,红粉与青衫,无人弔。”

⒋  泛指官职卑微。

宋 欧阳修 《圣俞会饮》诗:“嗟余身贱不敢荐,四十白髮犹青衫。”
金 元好问 《黄金行》:“人间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

⒌  借指微贱者的服色。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青衫覆却赭黄袍,将一顶鶡皮冠把龙头轻罩。”
郁达夫 《春江感旧》诗之四:“折来红豆悲难定,湿尽青衫泪不乾。”

⒍  指仙人。

⒎  后因以“青衫”借指 侯景。

《梁书·侯景传》:“自篡立后,时著白纱帽,而尚披青袍。”
唐 周昙 《六朝门·谢举》诗:“朱异 早能同远见,青衫寧假帝登楼。”

⒏  借指京剧中的正旦。参见“青衣”。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她手里拉着胡琴,口里唱着青衫的调子。”

国语辞典

青衫[ qīng shān ]

⒈  青色的衣服。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亦指便服。

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宋·陆游〈木兰花·三年流落巴山道〉词:「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⒉  国剧中的脚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衫」。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 ,表情稳重,偏重唱工。

分字解释


※ "青衫"的意思解释、青衫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青衫的造句

  • 失业数年,吃尽用尽,我已经是司马青衫,一贫如洗了。
  •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纳兰容若。
  • 来者一身青衫,头上一顶礼帽压得低低的,再配上一副墨镜,将整个脸几乎都罩了起来,让人分不清到底多大年纪。
  • 今日出关,赵青衫只觉得心中畅快无比,竟放声大歌起来,歌声抑扬顿挫,气息悠绵,荡上了云霄。
  • 一袭青衫布衣,披肩长发随风意飘舞,神色落寞根本就没有看任何人,仿佛天地间惟有一人可以让他动容,背负一古朴长剑,如神般立在栏杆之巅。
  •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榭,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 这一下变生不测,楚白城看得莫名其妙,那青衫客杀死三名同伴,对楚白城道看什么看?还不快走。
  • 当时你曾青衫红裙抛彩绣,当时你曾月下窗前刺锦绣,当时不再、白了少年头。
  • 骂之间,红灯转绿,车子上的我们彻底摆脱了她,只留下远远的白发青衫,伫立在十字街头。
  • 看此老者如此不凡,不用问也知,此人就是司马青衫门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