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

明喻


拼音míng yù
注音ㄇ一ㄥˊ ㄩˋ

近义词直喻

反义词隐喻

词语解释

明喻[ míng yù ]

⒈  以两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辞手段。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如:鲁迅的杂文像匕首、投枪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

simile;

引证解释

⒈  明白的比方。

唐 元稹 《捉捕歌》:“畏君听未详,听客有明喻。”

⒉  明白地说出。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婉讽之谓比,明喻则非。”

⒊  比喻的一种。表明本体事物“像”喻体事物的修辞关系。本体和喻体之间,一般有喻词“似”、“若”、“像”、“如同”、“好比”等。如“鲁迅 的杂文似匕首,如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就是明喻。

国语辞典

明喻[ míng yù ]

⒈  一种譬喻。凡喻体、喻词、喻依三者具备的譬喻,称为「明喻」。如「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一句的「君子之交」是喻体,「若」是喻词,「水」是喻依。

⒉  明白指出两物之间的相似性或比喻关系的修辞法。相对隐喻而言。

英语simile

德语Gleichnis (S)​

分字解释


※ "明喻"的意思解释、明喻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明喻的造句

  • 预习了吗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谁给这篇课文分个段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是明喻还是暗喻。
  • 明喻、隐喻、转喻和提喻,其共同点就是“喻”。
  • 作一个丝毫不差的明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 对于隐喻本身的界定,厘清隐喻与明喻、换喻的内涵,探寻隐喻与真、思、美之间的关系,是展开博尔赫斯诗歌隐喻研究的理论前提。
  • 隐喻的翻译方法大致有四种:直译法、换喻法、明喻法和意译法。
  • 利用明喻、暗喻方法可以帮你快速总结零散内容,切中要点。
  • 回想战争,我能给予你们一个明喻的说法。
  • 想一想杰弗里哈特曼关于弥尔顿的明喻写的文章。
  • 明喻是常用的修辞术,也很好用,但是像连珠炮式的比喻与其说是富有启发性,不如说是在转移注意力。
  • 我们可以称这些为观察类的明喻,你们会发现它们一一都在讲稿上列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