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i

糜子


拼音méi zǐ
注音ㄇㄟˊ ㄗˇ

词语解释

糜子[ méi zi ]

⒈  穄子,一种不粘的黍。

broom corn millet;

引证解释

⒈  穄子。黍之不黏者。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蔬穀·黍》:“黍有二种:黏者为秫,可以酿酒;不黏者黍。今 关 西总谓之糜子,黏者曰黏糜子,不黏者为饭糜子。”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第一部四:“二道糜子碾三遍, 香香 自小就爱庄稼汉。”
周立波 《牛》:“﹝ 张启南 ﹞有两个女娃娃……还有一个六岁的,是他在过去的饥饿的日子,用一斗,也许是两斗糜子,和人家交换得来的。”

国语辞典

糜子[ méi zi ]

⒈  泛指黍类。性不黏。

德语Hirse (S)​, Rispenhirse (S)​

分字解释


※ "糜子"的意思解释、糜子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糜子的造句

  • 农业以种植谷子、糜子为主,盛产红枣。
  • 我们去了“田野粥屋”,饭馆里很暖和,人也挺多的,我点了紫薯糜子粥,爸爸点了好几样菜,饭菜很快就上来了,我看见一桌香喷喷的饭菜,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哇,真香呀!不知不觉我就把一碗米饭吃完了。
  • 栽培密度对糜子的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影响不大,但脂肪含量却随着密度的降低而增加。
  • 烧饼出炉后,要用小米面或糜子面团饱蘸酥油在烧饼外层涂一遍,再摆到长长的铁制杈子上回炉,以微火重烤一遍。
  • 金川银川米粮川,糜子黄,山丹丹花开,黄河的水流富两岸,盼只盼那个吃饭不靠天。
  • 谷子与玉米、高粱、甘蔗、珍珠粟、糜子、柳枝稷等禾谷类粮食、能源作物近缘,具有抗旱、耐瘠薄、高光效以及基因组小、生育期短等突出优势。
  • 研究认为,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延缓叶片衰老,对促进糜子籽粒充实,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 鸡蛋、母鸡、糜子干饭、白面膜等等这些,对于李安然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对于赵二家来说却已经是尽其所有了。
  • 由此说明,糜子早在先秦时代就受到人们的赞美和偏爱。
  • 顾宝家一共五口人,就算多数是小孩子,一石糜子也不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