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āozhì

标帜


拼音biāo zhì
注音ㄅ一ㄠ ㄓˋ

近义词标记记号

词语解释

标帜[ biāo zhì ]

⒈  记号,标志。

⒉  独树旗帜。

⒊  榜样。

引证解释

⒈  记号,标志。

《唐律·厩库律·畜产觝蹹啮人》:“诸畜产及噬犬,有觝蹹啮人,而标帜羈绊不如法,若狂犬不杀者,笞四十。”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下》:“大梁 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个标帜,候今冬农隙之时,兴工板筑。”
巴金 《坚强战士》:“板门店 上空的银色光柱也明亮地在西边现出。那是停战谈判会场区的标帜。”

⒉  独树旗帜。

明 李贽 《德业儒臣前论》:“彼谓 軻 之死不得其传者,真大谬也。惟此言出,而后 宋 人直以 濂、洛、关、闽 接 孟氏 之传,谓为知言云……好自尊大标帜,而不知其詬诬,亦太甚矣。”

⒊  榜样。

清 方以智 《东西均·名教》:“不过因导节制,以楔出楔,多方以误之,分途以迷之,使天下少作它恶焉斯已。自技艺之专家,以至道德之标帜,皆误人、迷人之方也。”

国语辞典

标帜[ biāo zhì ]

⒈  用以识别的旗帜或记号。也作「摽帜」。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大梁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个标帜,候今冬农隙之时,兴工板筑。」

标记 标志 标识 记号

分字解释


※ "标帜"的意思解释、标帜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标帜的造句

  • 然后在第三栏中打上搜检标识表记标帜
  • 如果你不喜欢我的标帜、策略、规则,很好,那当然我就要自我防卫了。
  • 那是一小我被敬服的标识表记标帜
  • 隋唐二代,中国国力趋于盛极,中国佛教也随之进入了黄金盛季,其标帜是大乘诸宗的纷纷创立。
  • 细听能力,办理题目,平正感,值得信赖都只是一位好上司的标识表记标帜的一部分。
  • 这几天上海街头张灯结采,挂满特奥标帜——“爱的眼神”和“你行我也行”的口号,可谓喜气盈溢。
  • 不过,鲍威尔的信心从来没有标帜,这周是充满。
  • 我做一年级生所住的房间对面的墙上,总是长满了金鱼草,我过去曾以为它是一种标帜,表明我将永远住在我的大学里,直到死亡。
  • 每一次您的是标帜,在以这种方式,您下次临时禁令的时间将会增加。
  • 疟疾是一种以强烈寒热为标识表记标帜的复发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