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ēyìng

接应


拼音jiē yìng
注音ㄐ一ㄝ 一ㄥˋ

词性动词

近义词策应

词语解释

接应[ jiē yìng ]

⒈  配合己方的人行动。

接应先头部队。

stand ready for assistance;

⒉  物质上给予帮助;接济。

supply; give material assistance to;

引证解释

⒈  犹应对;应答。

《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
《宋书·颜延之传》:“接应之方,言必出己。”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泽如 不想说什么话去接应,他照旧带着不舒服的感觉望着 钱 的喉结。”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六:“‘他的妻子很能干,’我接应着。”

⒉  呼应支援。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二折:“元帅先行,我与 敬德 将军随后来接应元帅来。”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却説店小二为接应 陈名 盗马,回到家中,正在房里与老婆説话。”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龙泉 人 郭公子 起义兵以应伪 周 ……后与 大任 不协,不相接应。”
茅盾 《子夜》十三:“还是先和 虹口 那几个罢下来的厂接好头,她们来冲,我们关车接应。”

⒊  供应;接济。

如:子弹接应不上。

国语辞典

接应[ jiē yìng ]

⒈  呼应、支援。

《三国演义·第六八回》:「见徐盛在李典军中搅做一团厮杀,便麾军杀入接应。」
《红楼梦·第七四回》:「你且说谁作接应,我便饶你。」

策应

分字解释


※ "接应"的意思解释、接应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接应的造句

  • 这些在岸边接应的毒梟,在警方迅雷不及掩耳行动中,被一网打尽。
  • 又听得寨前炮响,史广恭按兵不动,只等他人来,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齐起,接应捉人。
  • 抢匪得手后,立刻跳上接应的车子,扬长而去。
  • 队长快速运球进攻,却无人接应,终于孤掌难鸣而失手。
  • 打长蛇阵,派你九路来接应
  • 时间给人的感受,有时是软的,粘稠的,潮湿的,像湿泥一样包裹,甩脱不掉,纠缠打搅。有时是硬的,是一面可用肉体贴近但无法打碎内核的墙。命运颠簸自有秩序。转折之处总有接应,做出安排。安妮宝贝。
  • 我的好兄弟,我巡视的时候发现大股蒙野军队,想起你在安佐平原,想在那里接应你,没想被他们给发现了,只好逃进这横峰山。
  • 由于劫匪算度精准,外界怀疑有内线接应
  • 屈仲景想到七剑平时与自己相交的意气相倾,肝胆相照,不由血为之一热,请缨道“东翁,现在你们都在,要不,由我去村里接应一下?”。
  • 不过还没等他再仔细的观察一下,耳边那已经消失的女声,却又开始了一连串的播报,而且是不间断的一个个蹦出,甚至是让他都有些接应不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