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shì

致仕


拼音zhì shì
注音ㄓˋ ㄕˋ

词语解释

致仕[ zhì shì ]

⒈  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而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

resign;

⒉  亦作“致事”

大夫七十而致事。——《礼记·曲礼上》

引证解释

⒈  辞去官职。

《公羊传·宣公元年》:“退而致仕。”
何休 注:“致仕,还禄位於君。”
《北史·韦孝宽传》:“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唐 白居易 《不致仕》诗:“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⒉  致仕官的简称。参见“致仕官”。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是月, 龙图阁 直学士、致仕 杨时 卒,年八十三。”

国语辞典

致仕[ zhì shì ]

⒈  辞官退休。也作「致事」。

《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致仕,参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
《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桓帝时曾为议郎,致仕归乡。」

英语to retire from a government post (old)​

分字解释


※ "致仕"的意思解释、致仕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致仕的造句

  • 致仕官员有俸禄往往只是高级官员才享有的特权,并不适用于中下级官员。
  • 以太子少师致仕,斥卖车骑,阖门不婴外事。
  • 在明代,统治者大量继承了前代的做法,又依据本朝的实际情况多所更张,形成了独具本朝特色的文官致仕制度。
  • 仍拜光禄大夫、守太保致仕,俾朝朔望,遣中人锡予备厚。
  • 大学士方从哲庸碌柔懦,被东林言官指斥纵容崔文升、李可灼,熹宗即位后,当年即辞宫致仕
  • 王畿落职回绍兴后,秋,到台州黄岩县澄江拜访当时已致仕归里的黄绾。
  • 臣无能,请陛下降罪,臣愿辞去枢密使一职,望陛下任选才能,平叛德州,臣恳请准臣致仕,终养天年。
  • 身在官场志守廉,敢为苍生质昊天。为民着想民方敬,致仕美誉价万千。
  • 叶泰,字道亨,号雨湖,昆明人,正德十六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嘉靖初起为光禄寺丞,擢工部郎中,致仕不出。
  • 天启原敬重叶阁老的,只不准致仕,再三慰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