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lán

金兰


拼音jīn lán
注音ㄐ一ㄣ ㄌㄢˊ

词语解释

金兰[ jīn lán ]

⒈  原指朋友间感情投合,后来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

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世说新语·贤媛》
金兰之友。

sworn brothers and sisters;

引证解释

⒈  指契合的友情;深交。

语出《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易》美金兰,《诗》咏百朋,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
吕延济 注:“金兰,喻交道,其坚如金,其芳如兰。”
唐 岑文本 《冬日宴于庶子宅》诗:“金兰篤惠好,尊酒畅生平。”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倅》:“气味已投,金兰分定。”

⒉  指结义兄弟。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党援》:“为救金兰,奔走直如飞电,取道到 忠义堂 前。”
欧阳山 《三家巷》八:“后来 何守仁 提议大家换帖,结为异姓金兰。”
川剧《柳荫记》第二场:“一轮红日当空照,喜今朝,结金兰,胜过同胞。”

⒊  酒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酒》:“使虏至 燕山,得其宫中酒,号金兰者,乃大佳。

燕 西有 金兰山,汲其泉以酿。”

国语辞典

金兰[ jīn lán ]

⒈  语本形容友情深厚,相交契合。

《易经·系辞上》:「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山妻韩氏觉公与二人异于常交,问公。公曰:『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

⒉  引申为结拜兄弟之词。

如:「义结金兰」。

⒊  一种酒。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酒》:「使金至燕山,得其宫中酒,号金兰者,乃大佳。燕西有金兰山,汲其泉以酿。」

分字解释


※ "金兰"的意思解释、金兰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金兰的造句

  • 人们对刘、关、张三人誓同生死的金兰之契,是极为赞颂的。
  • 我俩虽是金兰之友,却非刎颈之交。
  • 苍天在上,今日我二人义结金兰,自当同心戮力,相互扶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赵氏得知实情,万分激动,遂与薛氏结为金兰之好,并助其水灾后一家团聚。
  • 有一刹那林东很想跟叶眉说我不要你的人情了,让峨眉派拿这个水金兰乌当做酬劳吧。
  • 黄巢一看坤儿发疯了一般狂奔,生怕坤儿出什么意外,无法向九泉之下的金兰之友交待,便紧紧的跟随着跑了出去。
  • 廖化与他原是金兰之交,闻得白寿报讯大喜,点三千兵三更出发,见安宁营旗虚扎,便大喝一声,杀入中军帐中,往伏案而睡的安宁一刀斩下。
  • 他在与普京见面前告诉俄罗斯之声电台,俄方所建海上基地并非军事基地,但金兰港可用以帮助发展双方之间的“军事合作”。
  • 空见大师坐化圆寂,此乃武林一大损失,只是那谢逊和在下有八拜之交,义结金兰
  • 二人相约,日後生下的若均是男儿,就结为兄弟,若均是女儿则结为金兰姊妹,如是一男一女,则为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