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tóu

口头语


拼音kǒu tóu yǔ
注音ㄎㄡˇ ㄊㄡˊ ㄩˇ

词性名词

反义词书面语

词语解释

口头语,口头语儿[ kǒu tóu yǔ,kǒu tóu ér yǔ ér ]

⒈  说话时经常不自觉地说出来的词句。

“瞧着办”三个字几乎成了他的口头语。

cant; cliche; pet phrase;

引证解释

⒈  群众的口头语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口头语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⒉  在说话时常常不自觉地说出来的话;口头惯用语。

曹禺 《日出》第二幕:“陈小姐 顶聪明了,专门会学人的口头语。”
马烽 《三年早知道》:“慢慢地,‘早就知道’这句话,变成他的口头语了。”
王蒙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刘世吾 有一句口头语:就那么回事。”

国语辞典

口头语[ kǒu tóu yǔ ]

⒈  说话时的惯用语。也作「口头禅」。

如:「『哎哟!』是他的口头语之一。」

分字解释


※ "口头语"的意思解释、口头语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口头语的造句

  • 处于热恋的未婚男子经常把“上刀山、下火海,排除万难,誓死不渝”当作口头语
  • 跟随着一句很亲切的口头语,箱包品牌“麦包包”在网上风生水起,成为有自己粉丝的品牌网货。
  • 既然给不起就不要拿承诺当口头语
  • 口头语言无法直接转化为书面语言,把口语记录于纸上,口语还是口语,并不能称为书面语言。
  • “常常加价,时时出事,永远闹穷”已成了纽约人形容地铁的口头语,如此铁饭碗真该整顿,如此差的服务真不该加工资。
  • “瞧着办”三个字是他的口头语
  • 俚语是通俗的口头语,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间韵味。
  • 歇后语是广泛流传于群众的口头语
  • 一位平时喜欢说“我靠”,久而久之成了口头语。一次挤公交,一男子有意往身上靠,想揩油,一推男子说:我靠,你往这靠什么靠?男子也推一下说:怎么啦?你靠行,我靠不行?
  • “”一词,后来指的是另外一种口头语言,即:满清帝国时期的北京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