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敝


拼音pí bì
注音ㄆ一ˊ ㄅ一ˋ

词语解释

疲敝[ pí bì ]

⒈  疲劳不堪。也作“疲弊”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

(of manpower,resources,etc.)be running low; become inadequate; fatigued; tired;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疲弊”。

⒉  困苦穷乏。

《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车马不疲弊於远路。”
《后汉书·方术传上·郭宪》:“宪 以为天下疲敝,不宜动众。”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契丹 乘西鄙用兵,中国疲敝,阴谋入寇。”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恭勤公》:“蜀 中自 金川 用兵以来,府库空竭,又承 福文襄王 积奢侈后,徵调赋敛无艺,州郡皆疲敝。”

⒊  衰败;腐朽。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次山谢表》:“今日刺史,若无武略以制暴乱,若无文才以救疲弊……则乱将作矣。”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因循不察,渐移渐变,百事废弛,卒至疲敝,不可收拾。”
梁启超 《学校总论》:“堂堂大教,乃反藉此疲敝之科举以图存……其与亡也相去几何矣!”

⒋  非常疲乏。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曹操 之众,远来疲弊,闻追 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九》:“欲望没有衰,身体却疲敝了。”

如:精神疲敝的人。

国语辞典

疲敝[ pí bì ]

⒈  疲劳困乏。也作「疲弊」。

《三国演义·第九一回》:「今丞相平南方回,军马疲敝,只宜存恤,岂可复远征?」

分字解释


※ "疲敝"的意思解释、疲敝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疲敝的造句

  • 在下行军日久,军中兄弟已是疲敝,需一处修养之地,只得不请自来,大人莫怪啊。
  •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资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 但与此同时,在他统治期间,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按司马光的评价,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 迨?亭败矣,先主殂矣,国之精锐尽于夷陵,老将如赵云与公志合者亡矣;公收疲敝之余民,承愚暗之冲主,以向北方,而事无可为矣。
  • 迨猇亭败矣,先主殂矣,国之精锐尽于夷陵,老将如赵云与公志合者亡矣;公收疲敝之余民,承愚暗之冲主,以向北方,而事无可为矣。
  • 一丝疲敝的神态从他的神情中透出,很明显方才持续的极限的操作已经几乎将他的体力耗尽了。
  • 历史上的精兵劲旅无不是军容严整、军纪严明,而那些疲敝之师往往是上骄下嬉、奢靡散惰。
  • 荆州军疲敝而少人,必然是为防汉中张鲁在城北放下了重兵!如今预备之军已然上城,可见这是一个机会,若是成功,便不用如此大费周章啦!
  • 看一个寄身于末世帝王的现代人如何扭转乾坤,用疲敝之师横扫六合,纵马天下。
  • 书店再小还是书店,是网络时代一座风雨长亭,凝望疲敝的人文古道,难舍劫后的万卷斜阳。董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