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ǎnjiǎn

点检


拼音diǎn jiǎn
注音ㄉ一ㄢˇ ㄐ一ㄢˇ

词语解释

点检[ diǎn jiǎn ]

⒈  一个一个地查检。

点检人数都在,单不见了张委、张霸二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hand over item by item;

引证解释

⒈  考核,查察。

唐 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晓漏追趋青琐闥,晴窗点检白云篇。”
《宋史·职官志三》:“绍兴 二年,詔於行在别置作院造器甲,令工部长贰提点,郎官逐旬点检。”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法微三》:“古人诗有误用重韵、重字者,皆是失点检处,必不可借以自文。”

⒉  反省;检点。

唐 韩愈 《赠刘师服诗》:“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一》:“昔有人自言一日三点检。”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且 青 本武人,不知法律,纵有使过公用钱,必非故意偷谩,不过失於点检,乞特与免勘。”

⒊  查核,清点。

宋 晏殊 《木兰花》词:“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乱了多时,方才收脚,点检人数都在,单不见了 张委、张霸 二人。”
清 盛锦 《别家人》诗:“点检篋中裘葛具,预知别后寄衣难。”

⒋  校点;差发。

《旧唐书·懿宗纪》:“魏博、何弘敬 奏当道点检兵马一万三千赴行营。”

⒌  官名。即都点检。

《宋史·太祖纪》:“拜 太祖 检校太傅前殿都点检,以代 永德 ……夜五鼓,军士集驛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
明 吕坤 《呻吟语·治道》:“一世业官,苟且只於虚套搪塞,竟不嚼真味,竟不见成功,虽位至三公点检,真足媿汗学者思之。”

⒍  评论,指摘。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五:“从来士夫以小疵累大德者多矣。若使日慎一日,岂怕有人来点检耶!”

国语辞典

点检[ diǎn jiǎn ]

⒈  清点、检核。

宋·欧阳修〈玉楼春·池塘水绿〉词:「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人。」
《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黄巢因下第了,点检行囊,没十日都使尽。」

⒉  反省检查。

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上》:「吏部侍郎孔温业白执政求外任,承相白敏中曰:『我辈亦须自点检。』」

⒊  职官名。职掌皇帝宿卫之事。也作「检点」。

分字解释


※ "点检"的意思解释、点检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点检的造句

  • 对作者所在单位铲运机实行点检两年来所走过的历程进行了回顾。
  • 为了提高噪声环境下语音端点检测的鲁棒性,介绍了一种基于多带谱相减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 如果您发现您的网路摄影机是不捕捉任何图片,即使它应该有,重温这一节和地点检查,在包装盒内。
  • 对生产加工的门店进行了规范,重点检查了食品批发配送门店二联单的使用情况。
  • 据了解,兰州客运段要求各趟进沪列车列车长、乘务员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对列车厕所、暖管下部、电茶炉底下、煤箱内、座席下部等隐蔽部位进行重点检查。
  • 而当时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的是柴荣的女婿张永德,柴荣开始猜忌张永德,于是夺取了张永德的兵权,改任宰相,而任命当时资望尚浅的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
  • 针对主观轮廓处理过程中提取轮廓特征的特定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取向估计的关键点检测算法。
  • 工作人员采样后,将通过红外光谱、密度、炽灼残渣、紫外线吸收度等重点检验项目对其进行检验。
  • 露点仪的种类繁多,且冷却方式、露点检测方法各不相同。
  • 为提高实时通信中语音端点检测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和鉴别信息的端点检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