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
词语解释
金口[ jīn kǒu ]
⒈ 对他人之口或言语的敬称。
⒉ 特指帝王之口或帝王之言。
⒊ 佛教语。谓佛之口舌如金刚坚固不坏。
引证解释
⒈ 对他人之口或言语的敬称。
引南朝 梁 萧统 《七契》:“鄙人固陋,自潜幽藪,必枉话言,敬聆金口。”
前蜀 贯休 《拟齐梁体寄冯使君》诗之三:“伟哉 桐江 守,雌黄出金口。”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梅香不住的斟酒,待我与娘子谈心,如今开一开金口吧!”
洪深 《鸡鸣早看天》第一幕:“林先生 :(向 李世昌 )马上就去‘拍照片’么?希望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李世昌 :谢你的金口。”
⒉ 特指帝王之口或帝王之言。
引宋 王禹偁 《初出京过琼林苑》诗:“琼林 侍游宴,金口独褒扬。”
明 高明 《琵琶记·奉旨招婿》:“玉音之盟,金口説合。”
《人民文学》1981年第9期:“嬴政 说:寡人历来金口不开,开口不改。”
⒊ 佛教语。谓佛之口舌如金刚坚固不坏。
引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前佛后佛,谅同金口。即教当教,寧殊玉牒。”
唐 王维 《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非夫自得性空,密印心地,见闻自在,宗説皆通者,何以证玉毫之光,辨金口之义。”
唐 裴漼 《少林寺碑》:“如来金口之説,连云可庇。”
国语辞典
金口[ jīn kǒu ]
⒈ 不妄言。比喻言语的重要。
引《通俗编·言笑》:「启金口,……家语,周朝有金人,三缄其口,故后人以不妄言者为金口也。」
⒉ 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引南朝梁·萧统〈七契〉:「必枉话言,敬聆金口。」
⒊ 天子所说的话。
引明·高明《琵琶记·第一二出》:「玉音主盟,金口说合。」
⒋ 佛教指如来佛的口。以佛陀身形金黄色,故称其口为「金口」。
引唐·孟浩然〈与张折冲游耆暗寺〉诗:「贝叶传金口,山楼作赋开。」
法语bouche d'or, personne éloquente, orateur
分字解释
※ "金口"的意思解释、金口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金口的造句
- 校长您是金口玉言,一句顶一万句!
- 小燕子对皇帝说:“你这话可是金口玉言,那我们就无罪了!”。
- 那里的东西比什么地方的都贵,而且那些商人又是金口玉牙,你千万不要去买。
- 这两个人性格截然相反,一个能言善辩、巧于词色,一个沉默寡言,金口难开。
- 你又不是金口玉牙,别把话说得那么死。
- 他的话又不是什么金口玉言,我干嘛要听他的?
- 记者见张花“金口难开”,就记录下她的教师资格证和结婚证上的相关资料,分别向张花所在的贵州省台江县教育局和台江县台盘乡派出所进行查证。
- 经纪人又一次开金口了,这一次语惊四座,“我很介意,女主嘛,刘志宏的表妹可以来演出啊。
- 我们一定痛改前非,改邪归正,我们可以发誓,只要女侠金口一开,我们一定烧香拜佛,为你立一个长生牌坊!也会每天忏悔自己的罪行!
- 生活有时就像金口玉言,瞬间能让你飞黄腾达,有时更像一种挡不住的诱惑同样也能让你偃蹇困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