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

护身符


拼音hù shēn fú
注音ㄏㄨˋ ㄕㄣ ㄈㄨ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护身符[ hù shēn fú ]

⒈  一种小巧的装饰品(如珠宝、玉石或纪念品),上面刻有符咒、咒文或符号;据说,戴上这个护身宝贝可以防止灾祸(如疾病或魔力),或者帮助佩戴者(如赢得爱情或战争)

amulet; protective talisman;

引证解释

⒈  亦称“护身符子”。

⒉  指佛教僧尼的度牒。因其可以作免除徭役的凭证,故称“护身符”。

《景德传灯录·慧忠国师》:“幸自可怜生,须要箇护身符子作么?”
宋 陆游 《成都大圣慈寺念经僧法慧为行者雷印定求度牒疏》:“剗草殿前,护身符少伊不得。”
《水浒传》第三一回:“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

⒊  道士或巫师所画的符或被念过咒语的物件。据说带在身上可以辟邪消灾。

《红楼梦》第三回:“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⒋  喻指借以庇护的人或事物。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四折:“则这杀人贼须是你护身符。”
《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二则也仗着 十三妹 的这张弹弓是个护身符,料想无妨。”
巴金 《家》二三:“究竟只有一个女人同一个马弁住在这儿并不妨事,而且正可以拿她做护身符,免得军队进来驻扎。”

国语辞典

护身符[ hù shēn fú ]

⒈  道士或巫师所画的似字非字的图形,或念过咒的物品,据说佩带在身上,可以避邪消灾、保护生命。

⒉  比喻保护自己,使自己避免困难或被惩罚的人或物。

《红楼梦·第七九回》:「日日忙乱著,薛蟠娶过亲,自为得了护身符,自己身上分去责任,到底比这样安宁些。」
《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我同了玉格带上戴勤随缘儿,再带上十三妹那张弹弓,岂不是绝好的一道护身符么?」

分字解释


※ "护身符"的意思解释、护身符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护身符的造句

  • 被一个人这样深深地爱过,尽管那个爱我们的人已经死了,也会给我们留下一个永远的护身符
  • 不会吧,护身符这个东西,信就管用,不信就一文不值,关键看你自己怎么想了。我去年还求了个护身符,只带了一个星期,就扔在一边了,什么事也没发生。
  • 我们留下一个永远的护身符
  • 天铁,藏语称“托甲”,译为天铁或雷石,藏区很多山蕴藏丰富矿藏,雷电击打熔烧金属矿石后形成的金属结晶体原铁即天铁,可做护身符
  • 我求了一道护身符,现在把它送给你,万圣节就到了,希望小鬼们一见你就害怕,纷纷送钱来孝敬你,大鬼们一见你就吓跑,边跑还边撒钱消灾!万圣节快乐!
  • 这是我前几天在十里外的金顶寺为你求的,里面装有护身符,香囊内也装有香叶天竺葵,有提神的作用,希望它能护着你战胜敌人,平安回来。
  • 万圣节到了,妖怪出现,为了你的安全,我把平安、吉祥、快乐、财富、健康编写成短信护身符给你,教你一句咒语,快跟我念:“我九十沙褂,我九十沙褂。”。
  • 当农民打开了紧紧密封的护身符,一只小狗狗跳出来,跑了,一并带走的还有他丰收的好运。
  • 丁晓武想到自己已有了护身符,顿时胆壮气粗起来,重重地喝问道。
  • 日本人同样在除夕这一天都很晚出门,去神庙求护身符,家里有小孩明年要考大学的,就去求个“必胜”的符,烧香求神庇佑,回来之后全家一起吃个过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