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líng

白蛉


拼音bái líng
注音ㄅㄞˊ ㄌ一ㄥˊ

词语解释

⒈  俗称“白蛉子”。昆虫纲,双翅目,白蛉科。体形似蚊,但较小。黄白色或浅灰色。表面有许多长毛。雄虫吸食植物液汁;雌虫吸人、畜血液,传播黑热病、白蛉热等。

分字解释


※ "白蛉"的意思解释、白蛉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白蛉的造句

  • 栖息地调查发现畜圈内墙壁缝隙等处是白蛉的栖息地。
  • 利什曼病的病原体是利什曼原虫,它由白蛉等昆虫的叮咬传播。
  • 在铁路以东平原地区,白蛉基本绝迹,即使有病例输入,也似无潜伏期传播的危险。
  • 蜻蜓和白蛉,灯心草丛内有青蛙,两人。
  • 目的:研究新疆境内白蛉的地域分布与地理景观的关系。
  • 黑热病是由白蛉传给人类的,它会损害包括肝和脾在内的内脏。
  • 这一型中华白蛉的比例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大。
  • 该药用于治疗致命的寄生虫病内脏利什曼病,又称黑热病,它是由白蛉叮咬传播的。
  • 利什曼病可通过白蛉传播和共用针头传播。
  • 但是由于感染利什曼原虫的白蛉数量相对较少(甚至是在流行地区),为了获得有价值的数据,需要测试大量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