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金
词语解释
泥金[ ní jīn ]
⒈ 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
英coating material made of glue and powdered gold or other metals; golden paint;
引证解释
⒈ 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用于书画、涂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里涂饰器物。参阅 清 邹一桂 《小山画谱》。
引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金狮猛》:“得一石,作狮形,色如泥金所涂。”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一:“接着便见 婉小姐 一手挽着 小引儿,一手摇着泥金面小檀香细骨的折扇,袅袅婷婷来了。”
⒉ 古代帝王行封禅礼时所用的玉牒有玉检、石检,检用金缕缠住,用水银和金屑泥封。见《后汉书·祭祀志上》。后因以借指封禅。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树石九旻,泥金八幽。”
《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齐桓 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
宋 苏轼 《永裕陵二月旦表本》:“岱岳 泥金,未讲升中之礼; 荆山 铸鼎,遽成脱屣之游。”
⒊ 借指帝王所乘的涂泥金的銮车。
引唐 崔涂 《过绣岭宫》诗:“古殿春残緑野阴,上皇曾此驻泥金。”
⒋ 借指泥金帖子。参见“泥金帖子”。
引宋 张元干 《喜迁莺慢》词:“姓标红纸,帖报泥金,喜信归来俱捷。”
清 李渔 《慎鸾交·耳醋》:“少不的泥金捷到也香车至,不教望得眼生泪。”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诸君不见下第者乎?泥金不来,妇泣于室,异感而同情耳。”
国语辞典
泥金[ ní jīn ]
⒈ 由金箔制成的金色颜料,多用于书画笺纸的涂饰和器具雕刻的髹漆。
引唐·白居易〈策林·二策项〉:「盖人之在教,若泥金之在陶冶。器之良窳,由乎匠之巧拙。」
⒉ 以金和水银相和成的泥状物,称为「泥金」。皇帝于五岳祭天地,要将祭文写在简版上,加上玉做的盖子,最后用泥金将其封起来。
英语to gild, gilt
德语vergolden (V)
分字解释
※ "泥金"的意思解释、泥金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泥金的造句
- 难怪后世纣王在女娲诞辰之日降香见得其殿内女娲圣像后,惊于国色天姿,在行宫粉壁上题了一诗凤鸾宝账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 余姚土布、骨木镶嵌、朱金木雕、金银彩绣;“三日票”的票面图案为,泥金彩漆和越窑青瓷。
- 五色圆坛内封玉册,这与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白虎通义》所述相近,曾记载有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
- 另外,此处的“金经”不是用泥金书写的。
- 它就像长围巾,常用轻透的纱、罗制成,披搭在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帔帛往往印有花纹或加泥金银绘画,十分美丽,古文献多有“帔服鲜泽”等记载。
- 远处,一穿着刻丝泥金银如意云纹缎裳,面带俊秀稚嫩之气的少年趾高气昂地走来,随即便迎来一阵雍容华贵之风,身后随着四名壮汉,个个身材魁梧,霸气外露。
- 墙上工整的楷书,书就斗大的泥金大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 帝辛接过紫毫,饱蘸浓墨,提笔在女娲庙墙上作诗一首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 三个泥金隶字,一笔一划,犹如斧劈刀削,雄奇峻拔,寒意森森,似是利剑刺空一般。
- 而且,泥金画上头似乎熏了千年的高漆,让坐在远处的吕布闻起味道也是芳香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