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shǒu

太守


拼音tài shǒu
注音ㄊㄞˋ ㄕㄡˇ

词语解释

太守[ tài shǒu ]

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prefect;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秦 置郡守, 汉景帝 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隋 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 宋 以后改郡为府或州,太守已非正式官名,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 明 清 时专指知府。

国语辞典

太守[ tài shǒu ]

⒈  职官名。一郡之长,宋以后改郡为府,故知府亦别称为「太守」。

英语governor of a province

德语Anwalt (S)​, Gouverneur (S)​, Präfekt (S)​, Vizekönig (S)​

分字解释


※ "太守"的意思解释、太守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太守的造句

  • 不可,不可,王太守忧国爱民,管理会稽正乃民心所愿,严某只愿为辅,实不敢无端据之。
  • 答武陵太守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 该院将“一钱太守”、“二不尚书”等清官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镌刻在“清官墙”上,让干警们不忘职责操守。
  • 任博士,东汉建立后任河南尹,封波阳侯,后又迁升汝南太守
  • 这是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越剧电视剧《一钱太守》的拍摄现场。
  • 广陵太守陈登心中烦懑,面赤不能饮食,求陀医治。
  • 我记得有一首歌谣是这么唱的‘汝南‘太守’范孟博,弘农成?但坐啸。
  • 可怜小人的主人堂堂太守,因此解任,遭这不明不白的冤枉。
  • 前新除吴郡太守兴宗,前居选曹,多不平允,鸿渥含宥,恕其不闲,改任大都,宠均阿辅,仍苦请益州,雅违成命。
  • 彭城太守府内,大厅里座无空席,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些丰盛的食物和美酒,张彦也从原来最末尾的座位上调到了陶谦右手边的第一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