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tīng

兼听


拼音jiān tīng
注音ㄐ一ㄢ ㄊ一ㄥ

词语解释

兼听[ jiān tīng ]

⒈  广泛听取意见。

⒉  指并听多种声音。

引证解释

⒈  广泛听取意见。

《管子·明法解》:“明主者,兼听独断。”
《荀子·君道》:“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
《汉书·董仲舒传》:“广览兼听,极羣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於方外。”
宋 曾巩 《再乞登对状》:“兼听广览,小能薄技,无所不録。”

⒉  指并听多种声音。

《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如彼兼听,则溷於音。”
李贤 注:“兼听众声则音乱。”

国语辞典

兼听[ jiān tīng ]

⒈  广泛的听取意见。

《荀子·君道》:「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
《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广览兼听,极群下之知,尽天下之美。」

分字解释


※ "兼听"的意思解释、兼听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兼听的造句

  • 做干部的应兼听则明,果断行事。
  • 古人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看来是一点儿也不错的。
  • 作为领导干部,应当时刻牢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要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应当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 呵呵,大家好!我也没被通知要上讲台,所以也没准备,就随便说几句,大家兼听则明吧。
  • 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 先生客气尔!朕虽自有思量,然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之理,朕亦晓得!只盼先生不吝教诲!
  • 吾弟言虽有理,然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太尉最识军机,可往问之。
  • 我们的祖先曾多次说过,亲君子,远小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其道理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