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时弊


拼音shí bì
注音ㄕˊ ㄅ一ˋ

词性名词

近义词弊端

词语解释

时弊[ shí bì ]

⒈  当时社会的弊病。

针砭时弊。
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琐忆》

social abuse;

引证解释

⒈  当世的弊病。

《晋书·姚萇载记》:“萇 还 安定,修德政,布惠化,省非急之费,以救时弊。”
宋 苏舜钦 《乞纳谏书》:“目覩时弊,口不敢论。”
鲁迅 《<热风>题记》:“我以为凡对于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

国语辞典

时弊[ shí bì ]

⒈  当时的弊端、祸害。

宋·孙奭〈孟子正义序〉:「导王化之源,以救时弊。」

分字解释


※ "时弊"的意思解释、时弊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时弊的造句

  • 他的观点很正确,切中时弊,一针见血。
  •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切中时弊,一定又是小王的杰作。
  • 那篇小品文切中时弊
  • 像这种括囊守禄、明哲保身的官员,又怎能匡救时弊,有所作为呢?
  • 由于盛行"文字狱",清时的文人只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来针砭时弊
  • 他的文章切中时弊,很有价值,应当尽快发表。
  • 他的观点很正确,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 前脚还在针砭时弊,痛斥朝野上下掩耳盗铃。
  • 里面融入了针砭时弊的冷笑话,使书与时代精神俱进。
  • 实则不然,被推倒风口浪尖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贯穿的思想主流,犹如凸透镜下的聚焦点,被高调地针砭时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