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nsuǐ

神髓


拼音shén suǐ
注音ㄕㄣˊ ㄙㄨㄟˇ

词语解释

神髓[ shén suǐ ]

⒈  精神与骨髓。比喻精粹。

引证解释

⒈  精神与骨髓。比喻精粹。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王梦楼 曰:‘……未吸神髓,故易於决捨;如果深造有得,必愁日短心长,孜孜不及。’”
清 龚自珍 《书文衡山小真书诸葛亮<出师表>后》:“小楷书自《黄庭》、《洛神》九行后,惟 虞永兴 《破邪论》得其神髓。”
鲁迅 《集外集拾遗·<何典>题记》:“成语和死古典又不同,多是现世相的神髓,随手拈掇,自然使文字分外精神。”

国语辞典

神髓[ shén suǐ ]

⒈  事物的精要部分。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未吸神髓,故易于决舍;如果深造有得,必愁日短心长,孜孜不及,焉有余功,旁求考据乎?」

如:「伦理道德是我国固有文化的神髓。」

英语lit. spirit and marrow, the essential character

分字解释


※ "神髓"的意思解释、神髓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神髓的造句

  • 她的平喉,别具一种沉雄苍郁、丰满浑厚的韵致,而且能在高音区相当潇洒地行腔,高亢激越而透露出典雅蕴藉的神髓,令在场人士听出“耳油”。
  • 作品笔意从容,结字疏朗,章法萧散,深得晋人神髓,直入“二王”堂奥。
  • 自由意志是心灵的神髓,每个感到不自由的人,必须想出逃离的方法,有些方法的确行之有效。新的艺术和科学,新的宗教和国家,都是这样创立的。
  • 神髓一旦入体归宗,若非化作一滴神泪,是无法再度出世的,而要化作神泪,载髓之人必须历经无底绝望、万劫不复,方可化泪传髓。
  • 汪德海苦心钻研,精益求精,对于每件作品的设计理念,都细细琢磨,反复思考,直到得其神髓,明白个中三味方欣然释手。
  • 对于诗仙李白的神髓的切身感受和深性领悟,应当是在新千年的第一个仲春和那一片油腻的春雨中。
  • 地阶中品的冰雪神髓,地阶下品的天山雪莲,地阶中品的紫金仙兰,地阶下品的金兰仙果……一堆高阶灵材仿佛不要钱似的,全部摆在了洛风面前。
  • 生得膀大腰圆、皮肤黝黑的伍智聪,颇得顺德神髓
  • 无论是传统的纯饮或是加冰,还是混合调制出各种不同的鸡尾酒,特立独行的君度都会成为每一次变身的神髓
  • 一楼一阁,一树一木,尽可循环再用,因为楚原要经营的是一种写意的境界,描述渺远的古代侠客世界,只取其神髓,跨过历史,利用片厂的可塑性,变化出种种江湖风景,用以烘托波谲云诡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