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guān

清官


拼音qīng guān
注音ㄑ一ㄥ ㄍㄨㄢ

词性名词

反义词污吏赃官

词语解释

清官[ qīng guān ]

⒈  清贵的官职。

八品清官。

respectable and morally lofty official;

⒉  旧称廉洁公正的官吏。

清官难断家务事。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

引证解释

⒈  清贵的官职。

《晋书·刘颂传》:“约己洁素者,蒙俭德之报,列於清官之上。”
唐 柳宗元 《田门助教厅壁记》:“旧制以拾遗为八品清官,故必名实者居於其位。”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当时的官职有清浊之分,清官只能由士族担任,寒人则只能做浊官。”

⒉  公正廉洁的官吏。

金 元好问 《薛明府去思口号》之一:“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
明 李贽 《因记往事》:“若説是赞,则彼为巨盗,我为清官,我知尔这大头巾决不会如此称赞人矣。”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我那伯父是个清官,家里还是祖宗丢下的些田地。”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妯娌》:“虽说现在的年轻人跟过去不同,可是清官也难断的家务事,谁家里也免不了。”

⒊  不留宿客的妓女。

《王二姐思夫》第四回:“十五那年打‘清官’坐。”

⒋  清 廷的官吏。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代表会议问答速记录》:“伍代表 言:‘尔若照 汉 人思想,可以必成;若存 清 官思想,则不敢必。’”

国语辞典

清官[ qīng guān ]

⒈  清贵显要的官职。

《晋书·卷四十六·刘颂传》:「约己洁素者,蒙俭德之报,列于清官之上。」
唐·柳宗元〈四门助教厅壁记〉:「旧制以拾遗为八品清官,故必名实者居于其位。」

⒉  公正廉洁的官吏。

《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他父亲太守公是个清官,当初在任上时,过些清苦日子。」
《文明小史·第十一回》:「向来清官去任,百姓留靴。」

污吏

英语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 (traditional)​

法语fonctionnaire intègre

分字解释


※ "清官"的意思解释、清官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清官的造句

  • 因为他是个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清官,所以百姓非常敬重他。
  • 从古以来,为民请命的清官大有人在。
  • 明代的清官海瑞执法如山,不徇私情。
  • 历史上,有许多为民请命的清官,如海瑞、包拯等。
  • 包拯铁面无私,是历史上被人传颂的清官
  • 古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们家的纠纷,谁都没法管。
  • 他是个一介不取的清官,深受民眾的爱戴。
  • 所以世界上只要有好人就有坏人,只要有善人就有恶人,只要有真货就有假货,只要有富人就有穷人,只要有清官就有贪官,只要有猫咪就有老鼠。只要有快乐就有痛苦。只要有成功就有失败。这是天地间一种永远存在的真理。
  • 清官详查案情,明镜高悬,使沉冤得以昭雪。
  • 古时的那种白龙鱼服私访民间的清官形象,常常闪现在我的脑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