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给


拼音zì jǐ
注音ㄗˋ ㄐ一ˇ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自给[ zì jǐ ]

⒈  依靠自己生产,满足自己需要。

self-sufficient; selfsupporting;

引证解释

⒈  依靠自己生产,满足自己需要。

《史记·循吏列传》:“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復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后汉书·李恂传》:“﹝ 李恂 ﹞后坐事免,步归乡里,潜居山泽,结草为庐,独与诸生织席自给。”
唐 皇甫冉 《送田济之扬州赴选》诗:“家贫不自给,求禄为荒年。”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隐逸》:“﹝ 吕徽之 ﹞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安贫乐道,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

国语辞典

自给[ zì jǐ ]

⒈  自己供给自己的生活所需。

《后汉书·卷五一·李恂传》:「潜居山泽,结草为庐,独与诸生织席自给。」
唐·许尧佐《柳氏传》:「岁余,乏食,鬻妆具以自给。」

如:「躬耕自给」。

分字解释


※ "自给"的意思解释、自给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自给的造句

  • 以前人们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
  • 陶渊明非常快乐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 自给自足和自然经济不能促进生产的飞跃发展。
  • 人们都希望过着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日子。
  • 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粮食已经可以自给自足。
  • 战士们开荒种地,纺纱织布,不到两年时间就做到了丰衣足食,自给自足。
  • 要教育人民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解决生活问题。
  • 中国历来是自给自足的"中史之国。"。
  • 定居到这个地方的人一直都很努力的工作,自给自足。
  • 直到整个计画成功到可以自给自足,我们才会开始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