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家之狗
词语解释
丧家之狗[ sàng jiā zhī gǒu ]
⒈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后因以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适 郑,与弟子相失, 孔子 独立郭东门。
引郑 人或谓 子贡 曰:‘东门有人,其顙似 尧,其项类 皋陶,其肩类 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 禹 三寸,纍纍若丧家之狗。’”
后因以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儒林外史》第五回:“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可是革命终于起来了,一群臭架子的绅士们,便立刻皇皇然若丧家之狗,将小辫子盘在头顶上。”
汉 王充 《论衡·骨相》:“子贡 以告 孔子,孔子 欣然笑曰:‘形状未也,如丧家狗,然哉!然哉!’”
宋 陆游 《归老》诗:“纍纍丧家狗,喔喔失旦鸡。”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第一部一:“穷汉饿的象只丧家狗, 崔二爷 心狠见死他不救。”
国语辞典
丧家之狗[ sàng jiā zhī gǒu ]
⒈ 原指丧事人家的狗,因主人悲伤哀恸,故乏喂养照顾而不得意。语出丧音ㄙㄤ。后多转指无家可归的狗,用来比喻不得志、无所归宿或惊慌失措的人。丧音ㄙㄤˋ。也作「丧家狗」、「丧家之犬」。
引《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当此之时,若失水之鱼,丧家之狗,行不胜衣,言不出口,安能干当世之务。」
《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丧家之狗。」
分字解释
※ "丧家之狗"的意思解释、丧家之狗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丧家之狗的造句
- 为日本效劳的汉奸如丧家之狗,日本一投降,连主子也没了。
- “南霸天”被枪毙后,他昔日的几个“哥们”如丧家之狗,躲在家里不出来。
- 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丧家之狗;自知无处容身,只得往山中落草去了。
- 丧家之狗一样退出来,平阳发现自己寻找美若是件和取得伊康合约一样困难的事情。
- 如今是什么世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丧家之狗都敢乱咬人了,还要咬断人家脖子。
- 今父亲又不与我作主,我而今累累然,若丧家之狗,怎的由人不哭?
- 来吧!让我了解你这条丧家之狗!
- 忙忙如丧家之狗,本该善恶从来报有因。
- 也罢!像这种丧家之狗不值得我斩杀,有辱战士之名。
- 到了自己的家里,看着正悠闲的躺在沙发上的余岚秋,黑子咧开嘴笑了,这个猪头,总算也有今天这丧家之狗的日子,哈哈,老子笑死了,老子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