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i

废立


拼音fèi lì
注音ㄈㄟˋ ㄌ一ˋ

词语解释

废立[ fèi lì ]

⒈  帝王废置皇后、太子、诸侯或大臣废旧君立新君。

⒉  废弃或存置。

引证解释

⒈  帝王废置皇后、太子、诸侯或大臣废旧君立新君。

《史记·太史公自序》:“诸侯废立分削,谱纪不明。”
《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废后王氏》:“后兄 守一 以后无子,常惧有废立,导以符厌之事。”
《明史·后妃传一·景帝汪废后》:“宪宗 復立为太子,雅知后不欲废立,事之甚恭。”

⒉  废弃或存置。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明律传论》:“於是互执见闻,各引师説,依据不同,遂成五部,时或不同,开遮废立,不无小异。”

国语辞典

废立[ fèi lì ]

⒈  废除旧王另立新君。

《三国演义·第三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

分字解释


※ "废立"的意思解释、废立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废立的造句

  • 刘辩小儿虽身居尊位,却黯弱无能,如今又将主公视为异己,必欲除之而后快,主公岂是俎上鱼肉任他宰割?此时不行废立更待何时?
  • 董卓既私行废立之事,其必有不臣之心,则天子有难矣!
  • 不可,汝是何人,敢发此大言?天子乃先帝嫡长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 又常私入宫掖,密谋于献后,杨素等因机构扇,遂成废立
  • 远寻先世废立旧仪,近见国家践阼前事,未尝不询访公卿,广求群议,令上应天心,下合众望。
  • 又是先帝,又是哭天抹泪的,原来他是要废立皇帝,此人野心不小,大汉将何去何从啊。
  • 废立既旷代所无,莫有识其故典者,百官震忄栗。
  • 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议。
  • 武德末,太上皇有废立之议,顾朕挟不赏之功,于昆弟弗见容。
  • 与此同时,不少节度使也纷纷上表朝廷攻击王叔文等人,与俱文珍等宦官内外呼应,阴谋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