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


拼音yī wù
注音一 ㄨˋ

词语解释

一物[ yī wù ]

⒈  一种事物;一件事物。同类物;同一事。犹言一个标准。犹一事。

引证解释

⒈  一种事物;一件事物。

《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
《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

⒉  同类物;同一事。

《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

⒊  犹一事。

《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郑玄 注:“物犹事也。”
南朝 梁武帝 《报侯景书》:“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於一物。”

⒋  犹言一个标准。

《墨子·尚贤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国语辞典

一物[ yī wù ]

⒈  一事或一事物。

《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⒉  一类。

《周礼·夏官·校人》:「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种。」

德语ein Ding (S)​

分字解释


※ "一物"的意思解释、一物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一物的造句

  • 他看见自己兀立云层之上,四级茫茫,偌大的天宇间,空无一物
  • 反不如使之一物不知,尚得保其天年,保其家室。
  • 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
  • 真是一物一物啊,两人同时想到。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以为已经握住了幸福,可是一转眼却发现手心还是空无一物。陆子冈。
  • 他们把车藏在灌木丛中之后黎子绪熄灭了火把,再从袖中拿出一物,是一块墨晶磨制成的镜片。
  • 宗旨:保护珍稀,濒危鸟类黑嘴鸥及其栖息地,使这一物种不被灭迹。
  • 她都喜欢倚着楼上的栏杆,托着腮,朝着天空看好久----本来空无一物,也不知道在看什么,猝不及防地嫣然一笑,像是在心里给自己说了个笑话。
  • 殚思竭虑,灵光一现,凌云脑海里闪过一物
  • 作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交换中介,货币消除了以货易货,即一个物品与另一物品直接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