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


拼音fú jī
注音ㄈㄨˊ ㄐ一

词性动词

近义词袭击

反义词强攻

词语解释

伏击[ fú jī ]

⒈  用伏兵突然袭击敌人。

ambuscade; ambush;

⒉  偷袭猎物,静悄悄地追逐猎物,尤指不用猎狗。

still-hunt;

引证解释

⒈  用埋伏的兵力突然袭击敌人。

孙犁 《白洋淀纪事·塔记》:“列士里面,有的因为伏击、奇袭、攻坚、遭遇,死在战场。”

国语辞典

伏击[ fú jí ]

⒈  凭借有利地形,以逸待劳,以暗袭明,对行动中的敌人予以奇袭,歼灭敌军,俘获人员或军品,搜集情报,或完成战术上特定之任务。

分字解释


※ "伏击"的意思解释、伏击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伏击的造句

  • 我军一个伏击,打得敌人人仰马翻,猖狂而逃。
  • 他们伏击了日本军队。
  • 我游击队员,埋伏在路旁的草丛中,引而不发,等着敌人进入伏击圈。
  • 我们匍匐在战壕里,握着枪,瞄准着远处的敌人,在旁边放上弹药和手雷,看着敌人慢慢向我们的伏击点靠近,当他们队伍中部刚走进包围圈,连长一声枪响,我们大家就瞄准着敌军进行猛烈的射击。
  • 专案组在相关派出所的协助下,兵分二路,一路前往青浦守候伏击,一路前往浦东跟踪。
  • 一批军用物资在太平洋遭到伏击
  • 我军佯装退却,敌人果然中计,一步步地进入我军的伏击圈。
  • 什么!空间站级兵器!!全体舰队听令,所有单位听令!立刻进入安全设施开始实施空间跳跃动作,坐标定制在原来改造人的伏击区外围!!
  • 从主力部队派遣的小分队遭到敌人的伏击
  • 被颜良伏击,全军尽没,穆顺被颜良一枪刺死,斩首千余,余众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