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ōuzhīsāng

收之桑榆


拼音shōu zhī sāng yú
注音ㄕㄡ ㄓ ㄙㄤ ㄩˊ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收之桑榆[ shōu zhī sāng yú ]

⒈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晩,尚可补救。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收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 回谿,终能奋翼 黽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唐 白居易 《论行营状》:“古人云:‘收之桑榆,事犹未晚。’”
鲁迅 《<华盖集>后记》:“所以赶紧订正于此,庶几‘收之桑榆’云。”
宋 王安石 《赠张康》诗:“逝将收桑榆,邀子寂寞滨。”

分字解释


※ "收之桑榆"的意思解释、收之桑榆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收之桑榆的造句

  • 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就是这个道理。
  • 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他虽然赛场失利,但在大赛中积累了临阵经验,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 租界的文化语境,对于左翼文学现象来说,是一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历史安排。
  • 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来,只要坚强地活下去,在红尘喧嚣中,她就能如花绽放,一路锦绣。
  • 殿下,此番定下之计已不能行,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番我们也不是劳而无功。
  • 好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了阴风主,到得了清虚的一件杀器。
  • 这只是表面现象,根据英国皇家学会杂志的一项新研究,动物们自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办法。
  • 在近乎疯狂的练习中,他莫名其妙的学会了心意技,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