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子


拼音pá zǐ
注音ㄆㄚˊ ㄗˇ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耙子[ pá zi ]

⒈  归拢或散开谷物、柴草或平整土地用的一种农具,柄长,装有木、竹或铁制的齿。

rake;

引证解释

⒈  聚拢和疏散柴草、谷物或平整土地的农具,有长柄,一端有铁齿、木齿或竹齿。

国语辞典

耙子[ pá zi ]

⒈  用以聚拢或疏散柴草、谷物及整理土地的农具。

⒉  比喻事情的门路。

如:「我费了许多功夫,却仍找不著耙子」。

英语a rake

德语Harke (S)​, Egge (S)​

法语râteau

分字解释


※ "耙子"的意思解释、耙子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耙子的造句

  • 一名糟糕的园丁怪怨他的耙子
  • 父亲也拿来了钉耙,小爷爷接过耙子就来到了缸边,探身勾起格栅,大家都围聚了过去。
  • 前边一人拉着大骡马托着木耙,少年蹲伏在耙子上,随着骡马的前进扭动着身子,于是先前被铧犁翻起的泥土块就变得疙瘩汤般的细碎了。
  • 面糊所到之处就迅速地凝成一层,未凝固的面糊就被耙子带着向前走,耙子的长短正好等于鏊子的半径,耙子绕场一周,刚好将面糊摊成煎饼的模样。
  • 蛋糕打造者没缘无端地用抖动的耙子摇一条赤裸的蛇。
  • 约翰用耙子把落叶堆积了起来。
  • 到外地再读上四年书,回到家乡,摇身一变,土包子成了公家人,泥饭碗变成了铁饭碗,从此彻底离开庄稼地,就像我母亲韵红梅经常说的那样,再也不用当“庄稼耙子”。
  • 俗话说,“男人是搂钱的耙子,女人是装钱的匣子”。耙子造句。
  • 注意外貌略加修饰的,便被一耙子归为“娘炮”,明示暗示此男有龙阳之好。
  • 蛋糕制造者无缘无故地用拉动地用抖动的耙子摇一条赤裸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