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xiángpàn

招降纳叛


拼音zhāo xiáng nà pàn
注音ㄓㄠ ㄒ一ㄤˊ ㄋㄚˋ ㄆㄢ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招降纳叛[ zhāo xiáng nà pàn ]

⒈  招收容纳敌营降将和叛逆者。

recruit deserters and traitors;

引证解释

⒈  招引接纳敌方叛降的人。

《隋唐演义》第六十回:“徐懋功 道:‘殿下招降纳叛,如小将辈俱自异国,得侍左右,今日杀 雄信,谁復有来降者?’”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一:“﹝ 日本 人﹞招降纳叛,明目张胆了。”

⒉  称网罗坏人,扩充势力。

国语辞典

招降纳叛[ zhāo xiáng nà pàn ]

⒈  招收投降的人,接纳敌方叛变的人。也作「招亡纳叛」。

《隋唐演义·第六〇回》:「殿下招降纳叛,如小将辈俱自异国得侍左右,今日杀雄信,谁复有来降者?」

分字解释


※ "招降纳叛"的意思解释、招降纳叛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招降纳叛的造句

  • 哥舒翰在天宝十五年正月失守潼关,向安禄山投降了,称安为‘陛下’,并甘愿为之招降纳叛
  • 曹操阵营中猛将如云,谋士如林,皆因招降纳叛所致。
  • 招兵买马的近义词是招降纳叛
  • 曹操的另一种用人之法是:招降纳叛,尽释前嫌。
  • 曹操的很多人才,不管他的谋臣也好,他的将领也好,都是从敌营里面来的,他招降纳叛啊,这是对待投降自己的人。
  • 因为我们誓将一切最尖锐的矛盾,全都要降妖伏魔、招降纳叛到法律的场域中!
  • 我们发明“被调查”一词的保留是——招摇过市,招降纳叛,纳士招贤,买马招兵,金字招牌。
  • 扩大红军,不走由扩大地方赤卫队、地方红军到扩大主力红军的路线,而要走“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路线。
  • 复次,可以在此招降纳叛,招徕劳力,吸引人才,直接导入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和技术。
  • 臭味相投,朋比为奸,裙带关系,同流合污,同恶相求,同恶相济,一唱一和,一丘之貉,一鼻孔出气,引绳批根,招降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