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咕咚


拼音gū dōng
注音ㄍㄨ ㄉㄨㄥ

词性拟声词

词语解释

咕咚[ gū dōng ]

⒈  沉重的降落或打击而发出的声音。

一块石头咕咚落进水里。

thump; pit-a-pat; flop;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红楼梦》第四十回:“﹝ 刘老老 ﹞只顾上头和人説话,不防脚底下果躧滑了,‘咕咚’一跤跌倒。”
《花城》1980年第7期:“自己倒了满满一杯酒,一仰脖子,咕咚一口,喝了下去。”
《十月》1981年第5期:“胡浩 的心咕咚一沉,宛如落进了冰窖。”

⒉  犹言颠动。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 吴天宝 ﹞这一阵飞跑啊,骨头都咕咚散了,真真热闹。”

国语辞典

咕咚[ gū dōng ]

⒈  状声词:(1)​ 形容重物撞击的声音。(2)​ 形容器物落水时所发出的声响。

《红楼梦·第四回》:「他只顾上头和人说话,不防底下果蹝滑了,咕咚一交跌倒。」
《红楼梦·第八一回》:「拾了一块小砖头儿,往那水里一撂,咕咚一声。」

英语splash, (onom.)​ for heavy things falling down

法语(onom.)​ plouf

分字解释


※ "咕咚"的意思解释、咕咚是什么意思由国学字典提供。

咕咚的造句

  • 咕咚一声,大石头掉进池里去了。
  • 哦,它咕咚一声沉下去啦,他想,连水花也不冒一个。
  • 二话没说,咕咚咕咚就喝了下去。
  • 这一阵飞跑啊,骨头肉都咕咚散了。
  • 王国兴跟几个盐工蹲在盐池边,放下工具,抱起地上的水桶,对着嘴咕咚咕咚往肚子里灌起来。
  • 此时,这几个人都坐在原地,累、饿、渴,接过救援队的水就“咕咚咕咚”灌起来。
  • 吱溜大叫起来,原来,一只饿猫正死盯着他,吱溜撒腿就跑,可是,饿猫已经扑了上来,吱溜躲闪不及,“咕咚”一声,连包带鼠滚进了猫的肚子里。
  • ——从现在看开始,你们每个人都不许像我爸爸妈妈一样消失,不然,我就把你们的胡子都拔掉。——那我们也不允许咕咚陛下消失,不然,就把胡子全贴到你的脸上。
  • 咕咚一声,帅气小伙晕晕乎乎地就被林天一巴掌拍飞出去摔在硬实的石子路上,脑袋直接抢地,鲜血迸溅,直到晕过去也没反应过来是肿么回个事。
  • 黑娃终于放下了心,抬屁股走到屋角,那里有个水瓮,他掀开瓮盖子,上面漂着一个水瓢,他舀了一瓢咕咚咚灌了下去。